第23章 .重生其二十三咳,好看到这个地步的女……(4 / 4)
好跟同桌抱怨,最后和老师们商量了一下,索性在教室前面的墙上钉了个小篮子,将订餐单统统放到了里面,这样以后大家想订外卖的时候自己去拿就可以了。
一来方便同学,二来也顺便告诉还没想到这个主意的小朋友不要再给她拿了。
虽然订餐单没有借下去,但笔记她还是找楚燃借了的。
颜钰卿上学期选的两门课是物理和化学,从科目上和楚燃重了一门,时间上却是错开的,她周六上物理,楚燃是周日。
最后期末考试的成绩下来,她化学考出了令人惊叹的满分,物理倒和楚燃差不多,也是八十出头,显然同样是没太上心,平常有一搭没一搭地学着的。
但是没有人知道,除去这两门之外,她同时还自学了数学,甚至她花在数学竞赛上的时间和精力比物理还要多得多。
培训班期末考试的时候她没跟着一起考,回头却找老师要来了卷子,自己卡着时间测了一遍。
最后的成绩是94,比正经数学竞赛班的第二名还要高出一些。
和楚燃比也只差了一点点而已。
但——为什么会差一点呢?
从在省实验附小开始,数学就没考过第二名的颜钰卿小朋友感到了微妙的不爽,于是她借走了楚燃的笔记。
上面的内容和她自己整理的差不多,字迹工整,格式清晰,知识体系完备,且层次极为分明。
只不过相比较起来,她笔记里的补充内容更多,经常会在公式和例题旁边随手加上自己灵光一现间的想法,解题方法也更加随意。
更多的时候,她还是习惯于依靠于某种不可捉摸的感觉,大致上有些“答案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意思。
而楚燃依靠的则是绝对严密严谨的逻辑思维。
从读题开始,接下来每一步思考皆有依据,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如果他不会因为思维过快而略过部分中间过程的话,整个解题步骤完全可以被拿来当标准答案用。
培训班的老师早就发现了这一点。
在楚燃以为自己和标准答案越来越接近,最后到了几乎一模一样的地步的时候,真相却是后来的标准答案根本就是按照他的答案来的——
只是在敲进文档的时候改了改格式,并且补上了他中间省略的几步计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