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文老爷归来,京中方家倒台。……(4 / 5)
十余条大罪。
更有因只未婚夫拒绝镇国公府嫁女,便全家惨遭毒手,未婚夫家亦满门俱亡,唯有自己侥幸留下一条性命的弱女子敲登闻鼓,上殿鸣冤。
一身伤痕,字字泣血。
一时民怨沸腾流言四起,尚在金陵春风得意的方家却不知铡刀已近,仍旧每日设宴欢饮、广邀宾客,方巡抚私下甚至以国丈自居,全然视京中那位正经国丈、当今承恩公于无物。
而在江南官场中,与方巡抚同级的江南总督并不愿与方家为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方家逾矩之处全当不知不觉;有监察江南官员、密文直递中枢的巡盐御史在奏章中也不过寥寥数字带过,皇帝若要深究,他就不算失职,皇帝若宠爱方贤妃、疼惜其腹中子嗣不愿深究,他也不会触怒圣颜。
这些官场里的弯弯绕绕都不是如今的锦心要考虑的,她每日不过与丫头姐妹们玩闹,再玩玩可爱的弟弟,听阿娘给念两句书,闲来再逗逗鱼、吃吃小点心,婄云倒是偶尔会给她说些外头的事。
但也都是人口相传的“热闹事”罢了,官场中事,婄云虽然明白,但如非锦心问起,她绝不会在锦心面前提起。
锦心没问,她擅自提起,此时情势不同前生,她若擅提,一怕坏了主子的期许,二则也算逾矩。
但她眼界是有的,这些事情也看得明白,而且跟在才五六岁的锦心身边,周身素日都是稚子居多,婄云性子也不免活泼了一些,这几日听着府里底下人口中传的话,忍不住暗自腹诽。
皇后多病,不常露于人前;太子虽立,年龄尚幼,未有贤名。
自家姑娘腹中有了子嗣,方家难免想得更多。可惜,想得再多,架不住这一脉子息并不是当今圣上的。
这可真是要了九族老命的。
上辈子他们能瞒天过海,可这辈子,怕是没有那个好命了。
届时,江南官场还不定要怎么洗牌呢,巡盐御史尚且能明哲保身,江南总督怕是免不了要受斥责了。
何况……除了方家这个明炮,这偌大江南地下,可还深埋着一颗暗雷呢。
一颗既关系到她家主子,又会牵连至京中九五之尊的暗雷。
方家的下场如何,如今整个江南也只有婄云一人知道并记得,至少如今,京中传旨抄家的大部队没到,方家就还是如日中天。
只说文老爷与文夫人那日登门造访王府,长谈半日,归来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