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5 / 7)
日报》还开设了一名为《孔孟文学》的专刊,面向全天齐发售。
《孔孟文学》中的话语,句句经典,字字珠玑,引得天齐不少学子竞相研究探讨,同时还带动了不少原本对文学不感兴趣之人。
仅仅是两年的时间,因《孔孟文学》的大肆传播,天齐的国民素质提升了一个台阶不止。
……
这农业军事文学遍地开花的欣欣向荣,不仅让百姓的日子好过了,更让皇帝得到了不少赞赏。
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皇帝在百姓中的名声便提升了不少,甚至朝堂中的大臣,对皇帝的种种决策也是赞不绝口。
或许是这些赞美迷了皇帝的心窍,也或许是天齐现如今欣欣向荣的景象迷花了皇帝的眼。
就在顾砚书与秦戮去边城的第三年,也就是将近三年前,皇帝突然开始追寻起了长生之道。
用皇帝自己的话来说,便是按照天齐目前的势头,千秋万代也尚未可知。
他既是万岁,自然也想活到万岁,与天齐同寿,他不想再被记录在史书之上,而是成为史书的书写者。
一开始,皇帝寻求长生之道的动作还很是含蓄,只是询问太医是否有什么保养之法,可以延年益寿。
但到了第二年春季,皇帝好巧不巧染上了一次风寒,那次风寒虽不严重,却也让皇帝难受了月余。
待到皇帝痊愈之后,寻求长生之道的心情便愈发急迫了,甚至可以说到了癫狂的地步。
最不妙的,便是因为那一场风寒,皇帝对太医院已经有所不信,同时派出了不少人去调查天底下长寿之人,想要找出这些人长寿的秘密。
也是在这个时候,一姓邱的道士走进了皇帝的视线,声称他师从一得道之人,悉知长寿之道。
后来这邱姓道士是如何取信帝王的,外人无从得知,待到太医院察觉到蹊跷之时,皇帝已经对邱道士深信不疑。
甚至还因为不耐太医的劝诫,处置了两个“多嘴”的太医后,停了每日的平安脉,一心跟着邱道士一起求仙问道。
故而太医院那边,从前年年初到上个月位置,帝王脉案皆为空白。
期间发生了什么,皇帝到底吃了什么药,太医院无从得知。
太医院只知道,待到他们察觉到不对之时,已经是皇帝在早朝上突然昏厥,一病不起的时候了。
而这个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