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3 / 4)
给于爷爷、于大伯和于三叔买了烟,于爷爷两包、于大伯和于三叔一包,分别都是大前门的烟,3毛5一包,价钱便宜,问题是……香烟也需要烟票,于是,又花了40个好感值。
最后,她又买了5斤富强粉,1毛8一斤,5斤大米,1毛7一斤。粮票倒是不用了,张家赔偿了50斤的粮票,花了10斤,还有四十斤。
买好东西,其实,于笑还要买麦乳精、奶粉等等,女孩子嘛,身体要保护,营养要跟上,但是她知道,这个只能下乡去买了,目前住在于家不合适。
今天一共花了8块多,这钱花起来,其实挺快的。
买好东西,姐妹俩高兴的走了,好在来的时候于茉莉背了一个小背篓,乡下人去供销社背背篓是习惯,不然十斤粮食还不好带。不过这会儿,背篓是于笑背着,就是肩膀再疼,她也不好意思叫小姑娘背。
两人回到于家,差不多下午三点了,于奶奶正在拍棉花。这种老棉花用久了,得在太阳下多拍拍,棉花才能蓬松一点,看到她们回来了,尤其是看到于笑背着沉沉的背篓,于奶奶忍不住蹙眉:“买了啥?背篓都被压下去了。”心却想着,这孩子,一拿到钱就花钱,她是不是该要一些回来,以后每个月再汇款给孩子?不然这钱说不得会被孩子花光。
于茉莉首先道:“姐姐买了好多东西啊。”语气里透着亲近和欢喜。
于笑也跟着道:“给爷爷、大伯和三叔他们买了香烟,给您、大伯母和三婶买了红糖,给堂哥堂弟们买了糖果和饼干,另外还买了五斤富强粉、五斤大米。也就那么一次,以后就不买了。而且家里粮食也不多,我当孙女的,都没给您和爷爷养老粮食,哪里能白吃你们的呢?”
于奶奶本来想说她一句的,一听她安排的明白,精明的老太太也明白她的意思了,怕是孩子也不好意思住在这里,给你家里人买些东西,心里能安心些。何况,就道理上来说,她买的这些也没有错,礼节的确是到了。可是,二儿子去世了,于奶奶又哪里肯要孙女的东西呢?她想着,等孩子下乡后,以后给她寄些东西去。
这么想着,于奶奶露出个笑容:“你这孩子,都是自家人买这些干什么?”
原主系统提示:获得程翠花2个好感值。
于笑倒是喜欢跟于家人相处,因为于家人对原主的性格是陌生的,所以于笑跟他们相处起来,不需要伪装。她担心的是下乡的时候,遇见了周蜜红和穿书女主,她得装个老实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