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番外(十)(4 / 6)
尉迟越觉着好玩,逗他道:“小公子可曾进学,何时进京考进士?”
谢大郎煞有介事地作了个揖:“启禀殿下,家严常教导某,追求功名只是末流,当思报效国家……”
“休得胡言,”谢孝节连忙打断儿子,掖掖额头上的汗,向尉迟越赔礼:“稚子无知,贻笑大方。”
尉迟越还以一礼:“谢使君教子有方,家风谨严,令某汗颜。”
说罢又对着谢大郎郑重一揖:“小公子所言甚是,受教了。”
小孩冷不丁被夸,脸涨得通红,半天说不出话来,席间宾主都笑起来。
楚王一行在庆州刺史府逗留两日,第三日早晨,他们辞别谢刺史一家,动身启程。
行至城南郭外,日头渐渐升高,马车中燠热难当。
沈宜秋撩起车帷,忽见道旁支着个茶棚,布旗上写着“梅茶菓子”,一股若有似无的清香随风飘来,她不由食指大动,对尉迟越言简意赅道:“我想吃。”
楚王知道自家王妃最喜欢这些民间茶食菓子,一开始他还尽量劝着,但王妃哪是他拦得住的,久而久之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这一路上她见着什么新鲜物事都要尝一尝,倒也没吃坏过肚子。
两人下了车,走到茶棚前。
卖茶的是一对父女,父亲是个身形魁梧、满面虬髯的大汉,那小娘子与沈宜秋差不多年纪,生得挺秀气,虽不十分好看,却喜眉喜眼的叫人心生亲近。
见有客人来,那大汉忙搬了两张小胡床出来,用袖子揩抹几下,热情地招呼他们坐。
沈宜秋和尉迟越各要了一大碗梅子茶,沈宜秋又要了一碟糯米做的茶菓。
梅茶微酸,茶菓里掺了不知什么青草的汁液,清香而沁凉,十分消暑解渴,沈宜秋一口气吃了三个,又饮了两碗茶,顿时暑气全消。
她惬意地坐在茶棚中,捧着茶碗,看着远处的青山出神,那大汉忽然道:“敢问夫人……”
沈宜秋回过神来:“怎么了?”
那大汉欲言又止地朝她发髻上看了一眼,在衣摆上搓搓手,好容易鼓起勇气道:“不知道夫人头上这支簪子是哪里打的?”
“阿耶!”那小娘子正在棚子后头收拾,赶忙扔下抹布,提着裙子跑出来,拉着父亲的粗褐布袖子道,“问客人这个做什么!”
大汉道:“阿耶只是问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