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6 / 8)
他这次给康熙带来的仍旧是谣言的消息,而这次消息则不是站在太子这一边了。
“屠杀准噶尔的不是外国雇佣兵,而是太子?太子屠杀准噶尔王公和平民,还将罪责推到外国雇佣兵头上?”康熙气乐了,“朕不说太子去杭州砍了一批造反的人都哭吐了得有多善良到愚蠢,就说就算屠了又如何?准噶尔王公不该屠吗?这是战功,哪需要太子推到旁人身上?”
陈廷敬听康熙如此说,松了一口气。
他听到这个谣言的时候,也担心是不是清军又屠城了。
陈廷敬倒不是怀疑太子。他知道太子做不出这种事。但太子可能只是督战,而他认为直亲王定是能做出这种事。
太子不希望屠城,直亲王屠城之后将罪推到外国雇佣兵身上,太子可能也被骗了。
现在皇帝的话让他冷静下来。以太子的智慧,不可能任由直亲王乱来,也不可能被直亲王蒙蔽。
想当年太子领着他们出海,直亲王到处惹是生非,太子也能把直亲王拉住。
陈廷敬道:“准噶尔王公死有余辜,谣言多是从平民入手抹黑太子和直亲王。臣请领一队官吏前往支援太子。新建的伊宁城需要官员,太子也需要臣等文人的笔杆子为太子澄清。”
康熙本正生气,听到陈廷敬的话,气都被无奈没了。
他先让陈廷敬坐下,然后才好声好气道:“陈子端啊,你刚从罗斯国回来,朕正准备重用你,你怎么又要往外跑?这京城中有谁追赶你吗?其他官员都削尖了头想要来京城,就你总想出去,而且还不是担任什么封疆大吏的官职。”
康熙是真的不想让陈廷敬再往外跑了。朝廷里也缺又能做事还符合他心意的能干官员。
文渊阁大学士的位置,康熙都给陈廷敬准备好了。待陈廷敬在六部转一圈,就可以进文渊阁大学士,成为民间俗称的“相爷”,康熙的心腹。
而陈廷敬自从跟着太子出了一次海外之后,就闲不下来。
他连地方官都不想做,就戴着一顶使臣的暂时官帽东跑西跑,原本一个朝廷大员,居然连实职都没了。
康熙看着就觉得暴殄天物。
陈廷敬认真道:“臣做官,一是要报效皇上,造福百姓;二则是为了光宗耀祖,青史留名。朝中的事,翰林院许多大臣都能做。而海外的事、边疆的事,恕臣自负,非臣莫属。臣做非臣莫属的事,更能为皇上效力、为百姓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