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新朝(5)(1 / 4)
退朝后,梁峰直接回了寝宫。然而没盼来喜不自胜的某人, 倒是太子先从弘文院赶了过来。
崇文馆如今已经改作国家图书馆, 置学士, 招贤纳良,教授诸生。相当于前朝的国子学, 唯高官、功臣之后方能入读。其下三院中的弘文院则隶属东宫,乃太子进学之所。如今太子年纪尚幼,并未入朝观政。每日都在弘文院中读书听讲, 时不时还会被天子招来考校。
不过今天, 梁荣匆匆赶来可不是为了请安。
“父皇, 就算不愿立后,亦可采选宫人。何必如此……”梁荣满面焦色, 声调都有些变了。
朝堂上那番话传的飞快, 不多时就到了他耳中。梁荣是知道父亲和奕将军之间私情, 可是哪能为个宠臣, 连天子的声名都不要了!
不想立后,纳些妃嫔不也无妨?难道那奕延还敢拦吗?!
外臣好打发, 亲儿子就得认认真真解释了。梁峰轻叹一声:“不管立不立后, 只要诞下皇嗣, 便生祸患。国朝初立, 容不得诸王相争。”
“可是开国之君, 未必只有独嗣啊?”梁荣忍不住辩道,“况且父皇春秋鼎盛,就算生了皇弟, 亦可分封郡国,以固国本!”
“分封?”梁峰一哂,“若无晋武广封郡王,何来天下大乱?家有横财,尚能引来子嗣争抢,何况九五之位?莫说前朝,就是汉时,藩王也频惹祸事。天下未定,怎能因为这点小事,坏我基业?”
血淋淋的皇权之争,自大一统王朝出现,便层出不绝。天下有多少开国雄主,但是真正称“朝”传世的,少之又少。郡王、权臣和外戚,足能让辛辛苦苦培养的储君无法继位,导致国灭。而就算强撑了下来,开国夺嫡种下的恶果,亦可能延绵数代。比如李唐之玄武门,纵使李二开创了盛世,皇室中的厮杀也从未绝断。大唐尚且如此,莫说别家。
在朝堂上那番话,是为奕延不错,却也是为了国家的长久。梁峰比旁人更清楚,只要他碰了后宫女子,必然会冒出儿子。至于是不是亲生骨肉,可就难讲了。既然有了厮守之人,些许面子问题,又算得了什么?
类似的话,父亲曾经对自己说过,但是从未说得如此明白。梁荣涨红了脸孔,语带哽咽:“都是儿臣不孝……”
因为自己,让父亲连续弦都不肯,岂不是天大的罪过?
梁峰摇了摇头:“是为父对不住你。我可选心仪之人,你却必须与人联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