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章(4 / 6)
管他们觉得这次这个理科高考状元非常有料报道。但是新闻新闻,就在一个“新”字。不抢先一步把这个高考状元报道出去,新闻还有什么价值?
于是报社新闻部的编辑拿到资料之后,连夜撰写这篇报道。
在高考状元没有公布之前,他们早就打好了报道的框架。
甚至连标题都想出了十几条,诸如:《玉汝于成:xxx知青凭借高分斩获G省理科高考状元》
《梅花香自苦寒来:G省高考状元谈学习论》
《困境出人才:回顾G省高考理科状元复习心路》
但是他们拿到沉甸甸的资料之后,嘴角一阵抽搐。
考试前给村里建沼气池,简简单单复习上考场的高考状元?
轻松斩获478高分的状元,私底下竟然是常常载着媳妇进城逛、三更半夜蹲在沼气池干活的男青年?
刻苦复习是什么?村里人说,不存在的,从来没见过谢知青复习。
村里人还一度担心谢庭玉考不上大学,如果他落榜了,明年一定要推荐他去当工农兵学员。
但是全村上下人口称赞、提起这个考生好话如流水的采访,新闻部的编辑们竟然看得津津有味。
越往下看下去,新闻部的人越兴奋,直到翻到了最后,看到了谢庭玉的录像采访,他们眼里的惊艳简直不能遏制。
这个高考状元长得也太俊了一些!
模糊的画面也不能减损他的英俊。
看完所有资料的编辑们,心里的澎湃抑制不住。今年的理科高考状元太有个性了!
相比之下文科高考状元就显得很正常,传回来的内容也跟很符合人们心中高考状元的样子。
编辑部的编辑早就写完了文科状元的报道,半夜又苦思冥想了许久,依旧想不出来如何形容这位有个性的高考状元。
其中一个编辑是从首都调过来的。他盯着谢庭玉的脸看了许久,连夜打电话回首都询问朋友。
挂掉电话之后,他一拍脑袋,兴奋地说道:“我怎么老觉得这个高考状元有点眼熟,他的奶奶正是前段时间在报纸发过言的教育部的老同志。我看看……”
编辑翻来覆去找到了一张报纸,上面赫然是谢奶奶的发言稿《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我们绝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平凡而又普通的,社会和国家培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