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8 / 9)
了。
最后,这京城买的院子,真的就写了谢宁的名字了,因为周寂年的京官牌牌没下来,但是门匾还是挂着‘周府’二字。
奋斗了五年,周家终于搬进了属于自己名下的府邸。
周府买在京外城,东华门外的建安坊里,主要是图院子大,‘目’字型的三进院。除了可以住人的十八间房,还有马厩、灶间、仓库和仆人住的后厢房。
乔迁之喜这天,除了谢尧,大理寺曹良、刑部邓仕强、还有工部郭韬都备了薄礼来贺。
户部管财,且周寂年是庆元帝钦点的户部左侍郎,也就是说这个人,在庆元帝哪,有了姓名!
且他们之前就有交情,在京为官,多个朋友多条路。
这次算是家宴,所以一家人和几位大人同桌,当然也包括渝哥儿了。
渝哥儿对舅舅谢尧还是只有一点儿模糊的印象,但是谢尧特别宠他,所以他愿意亲近。
此时就坐在舅舅大腿上,想吃什么,舅舅给他夹。
曹良饮了一杯桂花酒,笑着说:“自建州回来,一直念念不忘你这烤鱼,今日终是又吃上了。”
周寂年劝菜。
郭韬有些好奇,“周大人任建州知府两年,没听说有重案需要你大理寺去查办啊,曹大人是怎么认识周大人的?”
“不怪你不知,我与邓兄奉了密旨,替莹妃的兄长翻案,案子结的顺利迅速,所以没闹大。”
“原来如此。”郭韬也深谙为官之道,不再多问,只是颇有些羡慕地对周寂年说:“周大人真是天降奇才,办案也有一手。”
如今除了部门不同,周大人都和他平起平坐了,他入京十年才坐稳了工部侍郎的位置。
曹良朗笑,举了杯给郭韬敬酒,“郭大人防洪有功,圣上赐宅,也是喜事,我敬郭大人一杯。”
郭韬痛饮一杯,桂花酒不烧喉,多饮无妨,又续满一杯敬周寂年。
“周大人平步青云,黄侍郎百般保荐,听说后宫莹妃也很有拉拢之意,周兄仕途顺利,切莫要忘了我们这帮吴越同舟的人啊。”
郭韬心直口快,几杯酒下肚,知道的听说的全都吐露出来了。
曹良和邓仕强心思还是比较缜密的,只听少言。
这番话让周寂年很是警惕,黄侍郎就是黄敦义,黄敦义发配的他去穷乡僻壤南渔县,却又力保他入京,这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