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7 / 8)
,做父母的就会把希望寄托给他,尤其乡下地头更是这样,谁有出息指望谁是人之常情。那时候大哥二哥说不想读,只你坚持下来,娘说她当时心就有些偏了,时间越长偏得越厉害。后来她想到对几个儿子态度相差太大可能让亲兄弟生出罅隙,甚至闹到家宅不宁,她就开始从大哥二哥身上发觉长处。读书不行至少人勤快肯听话会种地……如果只看到读书这一个点,对比会越来越强烈,得去发现他们的优点才能补起心理落差。虎娃可能读书不行,人不错的,他从小就规矩,肯听话,不闹腾,是个好孩子。”
仔细想想有这么个儿子其实是好事情,甭管日子过成啥样,他总不会扔下爹娘不管,有这么个儿子就等于老来有靠。
二嫂该对他好一些。
他是不够聪明又不是傻蛋,能不知道爹娘偏心?偏过头不得叫人寒心吗?
人心肉长的,要伤他容易,伤过之后要弥补太难。
想当初娘哪怕再难过,被儿子伤透心都还是会为他们考量,后来超过一定限度她就不想管,再不想管了,好坏自个儿折腾去。
卫成听着那番话,沉思片刻,假设说:“要是咱们家有个像虎娃这样不太聪明的儿子……”
姜蜜靠在卫成边上,问他忘了吗,宣宝刚出生的时候砚台也觉得他是笨蛋来着。假如真有这么一个,恐怕不是忽视,是会被所有人照顾的吧,忍不住就想对他好些。
“其实比起砚台和宣宝,福妞就笨一点,谁嫌弃过?”
的确没有。
她犯傻的样子对父母和哥哥们来说也是甜蜜的烦恼。
“这几天忙衙门的事,都没注意,福妞她还在点击唐家小子吗?”
姜蜜笑着摆摆手:“只要你不刻意提起,她想不起来。”
“我前两天遇见唐谦,他也在寻摸西席,还说唐怀瑾受了我们家这两个刺激着急想读书认字,过年那两天跟他提了许多回。”
“是好事啊,唐大人如今是翰林院编修,那活清闲,自己教也行。他顶好把儿子教得出色一些,万一咱家这个长大了还喜欢她小唐哥哥,那没准就是你东床佳婿。”
卫成:……
后来这一日卫成就把他们旧宅院卖出去了,换回四百两银子来。
再然后京城有了升温的势头,姜蜜怕倒春寒,没赶着减衣裳。往年开春之后都有寒流,还会降温,今年怪得很,开始升温之后就没表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