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下海弄潮(8 / 9)
问题。我与其这样熬着,还不如搏一把,成功了我就成功了,哪怕不成功,我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人也不至于饿着自己,所以说,我其实也没什么后顾之忧。”马秋吾笑。
“其实我倒是挺支持马秋吾的。”江满吃着橘子沉吟道,“咱们都经常看报纸看电视,这就是一个创富时代,马秋吾有这想法,我觉得挺有魄力的。不过”她话题一转,“光有热情和魄力没用,你跟你那两个朋友,怎么打算的,打算干哪一行,资金呢,场地呢,不提前谋划好了那都是愣头青,瞎冲动。”
“阿姨我知道。”马秋吾一听她支持,便笑得一脸高兴,“我觉得阿姨特别有经济头脑,八几年您就能开公司、开面包店,您要支持,我就有点儿信心了。”
马秋吾便介绍了一下,说他们打算先开个小公司,做贸易经商,他两个一起创业的朋友,其实一个是大专毕业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一个是高中,两人奔着他来的,三人拼拼凑凑,也凑了一点资金,反正万事开头难,从小做起呗。
“我之前也留意了一下,觉得可以利用信息差和价格差,先做一些中西部的土特产经营试试。”马秋吾道。
“有想法,我觉得行啊,马秋吾一看就是有头脑的。”江满笑道。
“你既然考虑好了,那我也支持。”姚志华笑道,“可是我跟你阿姨支持都不管用,我们也帮不了你什么,你也别指望我去帮你说服你爸,得你自己来。万事开头难,就从拿下你爸开始。”
至于马秋吾回去怎么跟马长林“交流”的,就不得而知了,反正马长林不同意,气得把马秋吾骂了一顿又一顿,觉得好容易养出个名牌大学生,辞去那么好的工作自己做生意,根本没法接受。
不过父子交锋的结果,是马秋吾已经决定春节后就正式辞职了。
在马家父子交锋的时候,畅畅每天吃吃喝喝,跟马秋汝玩,或者赖在家里弹琴画画。
姚志华手上有一篇学术文章得赶,人家约稿都约了挺长时间了,所以这一年买年货他都没怎么积极。而江满呢,春节期间要休市,她又想赶在春节前对手头的股票进行调整,于是大冷的天,一家四口就都懒在家里。
腊月二十六,用了一上午时间,姚志华和江满两人一起出征,风卷残云一样买了一大堆年货回来,反正这年代物资也充足了,有钱好办事,两口子忙了一上午,年货差不多都置办齐了。
中午吃饭,畅畅忽然想起来,咬着酥香松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