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12 / 13)
将这一刀又准又狠,就像当年他在战场上那样。
常遇春低头看着这个曾经和他并肩作战的人缓缓倒下,心中恨极,又悲哀至极。
年轻人抱着自己父亲的尸体哽咽了几声,拿起父亲手中的刀,重重划过脖颈。
他已经知道,自己父亲不仅贪污受贿,炮制流言,两广调兵追杀常葳的时候,他爹还伪造圣旨,否则就算是永嘉侯和六安侯,也不可能调动军队去追杀钦差。
这一桩桩,都是满门抄斩的罪。
但他的死,不仅是明知自己会死,更是理想破灭的绝望。
父亲跟随皇上起家,他曾经将父亲视作榜样,曾经是官学中嘲笑朝中迂腐大臣的一员,曾经想象着自己像父亲辅佐皇上一样,辅佐太子建功立业。
现在他的榜样碎裂了,理想也破灭了,什么都没了。
“老师,对不起……”年轻人低声道,“如果能跟随你,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该跟随和忠于的太子,居然就是官学校长,他们最敬爱崇拜的夫子,他们都想当面叫“老师”的朱标。
这本应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朱标半蹲下身,伸出手,轻轻替这一位只听过他讲课,没有和他说过话的学生合上双眸。
沉默了半晌,朱标的声音再次想起。
“五。”
“四。”
一个又一个的大臣从行列中爬出来,有的自尽,有的对常遇春磕头。
没有罪的文武官员顾不上皇上并没有叫他们起身,都支起了身体,震惊地看着这一幕。
无论是两广大案,还是侮辱皇后和太子妃一案,要收集证据定罪,其实都不容易。
他们敢做这等会砍头的事,当然已经竭尽所能抹除痕迹。
历朝历代,为非作歹还被抓到的官员总是少数。就算皇帝是暴君,没有证据也能处罚官吏。但如果皇帝甚至不知道这些人有罪呢?
许多官员都有这等将皇帝隐瞒到驾崩,还以为他们是忠臣贤臣甚至清廉之臣的本事。
这些饱读诗书,熟知史书每一个故事的大贤们,从未想过眼前会发生这样一幕。
刚归位的太子只是倒数一百,没有任何证据,没有点明任何人的名字。那些隐藏得很好,甚至连同为涉案人员的大臣都不知道的朝廷大员,一个一个爬着出列,引颈受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