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苏丹你就是我伯父(6 / 8)
修建苏伊士运河的工程量并不大。
即使朱标知道后世修建苏伊士运河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但朱标仍旧要说这话。
这不是什么站着说话不腰疼,而是这点长度的运河,中国古代不知道修建了多少条了。
苏伊士运河全长一百九十余公里,京杭大运河在元朝取直之后全长约一千七百九十七公里。
京杭大运河最早开凿于春秋晚期,即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那时候开凿的长度就已经达到一百七十余公里。
那时候吴王夫差的地盘可不大,开凿了邗沟不但没亡国,还奠定了吴王北上中原称霸的基础。
苏伊士运河耗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除了因为环境恶劣,更重要的是建造苏伊士运河的公司没把劳工当人,不给吃不给喝,也不分发更为先进的挖掘工具,饿死渴死后就换新人,以此“节约成本”。
十九世纪早已经有了蒸汽机,但苏伊士运河挖掘全靠劳工用铁锹等最简单的工具,肩抗手运。
结果此番“吝啬”导致人力成本大为上升,工程进展缓慢,且瘟疫横行,反而增加了更大的成本。
就算是元朝征发民夫治理黄河,成为元末农民起义的导火索,元朝统治者比起这群刽子手,都算仁君了。
纳赛尔原本并不想开凿运河。他的头脑,还没有好到意识到掌控一条连接欧洲和亚洲的水运要道的好处。
朱标以商人角度出发的口才,很容易就诱惑到了这个志大才疏的苏丹。
“不说利益,就说以前掌管前往东方丝绸之路的是你们天方人,现在这些好处都落在了蒙古人手中。你们甘心吗?”
朱标列完一条一条的经济利益后,图穷匕见,将说服的角度转移到了作为统治者难以拒绝的方面。
“我曾听说,苏丹你的国家比现在更加兴盛,疆域比现在更为广阔。现在却陷入了分裂。我是大明的储君,我的父亲是大明王朝的创建者。我想我们的心情是一致的。不会有那个国家统治者,不想成为王朝历史中最厉害的统治者。”
“大明有相面之术,我对此小有了解。我一见苏丹,就看到光芒扑面而来,耳边传来不了解的经书声音,这一定是你们的真神对你的赐福。”
“苏丹你命中注定,会成为这个王朝复兴之人啊!”
听着朱标用自己国家的语言,说出如此振奋人心的话,纳赛尔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