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9 / 11)
发两个儿子先走。
李珵愈发觉得李翾心虚,挡住了两人的去路。
“皇上敢做不敢当?”
李翾脸色不大好看。
“原来瑞王还没放下当年的事。”突然开口的是宁王,他目光复杂的望向李珵,道:“你如此大费周折,险些酿成大乱子,就是为了心头旧恨。”
安北侯府和瑞王的关系摆在明面上,若当年安北侯府不出事,瑞王将也是皇位最有力的竞争者。
李珵没想到向来与世无争的宁王竟先出来说话。
“本王还以为你是个公正的人,竟也不分青红皂白向着皇上说话——”李珵冷笑道。
“父皇还是了解你的。”宁王从袖中拿出一封精巧的卷轴,举到了眼前。“这是父皇临终前留下的遗诏,说有人再提当年西北之事,就命我当众宣读。”
李翾和另外三位亲王都神色微变。
他们怎么不知先帝有遗诏留下?
李珵不等他宣读,抢到了手中去看。而他一目十行的看下去,脸色愈发惨白,直到后来竟双膝一软瘫软在了地上。
“不可能,这怎么可能?”李珵仍是不敢置信的连连摇头。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他这半生岂不都是恨错了人?
平王拿过了他手中的圣旨,看完后亦是心中震动不已。
为君者的仁,便是如此罢?
难怪那次之后,父皇就对李翾态度变了,大家都以为父皇是看上了他的才能,没想到还有这样一桩往事。
当年误国的确是安北侯,只因他路上救下的孤女是敌国细作,她成了安北侯爱妾,女扮男装留在他身边,为大梁传递情报。
所以才有了安北侯那场全军覆灭的惨败。
当时看形势不好,安北侯的副将慕清淮想到去向李翾求援,冒死突出重围。
等他们回来时,大梁的军队即将破城。
若是照实上报朝中,不仅动摇军心,只怕安北侯误国一事要株连九族。李翾将真相密报天子,说明安北侯一心为国,直到最后战死。
他虽然受了细作蛊惑,实则并无叛国之心。
李翾奏请只按指挥不当论处,不要牵连更多无辜的人。
“当年皇上只要如实上报朝中,不仅安北侯府上下几百人被流放或发卖,瑞王受的牵连,远非与皇位无缘这么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