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布局(3 / 6)
没审出什么问题,也没人指认左相,似乎左相对这些事的确不知情。
王显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中也是暗骂。
要是他早知道自己夫人那宝贝侄儿的这些混账事,还会容他继续在上京城捅娄子?
而此时王显才忆起,去岁年初,吏部尚书严昌业和侍郎薛盛到他府上给他拜年,那两人似乎提到过“事情已摆平”的话。但言语中只是暗示,并未明说。
王显当时以为是指之前御史台上书弹劾一事。
现在想来,那两人恐怕是以为他王显知道这个案子。
而夫人李氏也没提过让他出面周旋,那李氏也是被蒙在鼓里,不知情?
------
南衙禁军将得到的证词迅速送往皇城,交由圣上和太子定夺。
皇城,禁内,御书房。
惠帝将手中的口供仍向桌案,看向正在慢条斯理喝着茶的太子封湛。
“太子是不满意没能动到左相?”
封湛神色如常,并未应声。
惠帝接着开口道:
“吏部乃六部之首,掌文职官吏的挑选、考察、任免、升降、调动、封勋。”
“此次也算卸了左相一臂。”
当日,宫中传出了圣上的旨意。
左相王显罚俸一年;罢免严昌业吏部尚书之职;几名涉案富商罚没家产。
吏部侍郎薛盛雇杀手将证人灭口,屠杀禁军,是挑战皇家威严。薛盛押入大牢,于来年秋后问斩,薛家阖府抄家流放。
------
有被罢官的,也有被擢升的。
御史台王静宜,因功,由正八品监察御史,越升两级为从六品侍御史。
王静宜趁热打铁,上书谏言,成立督查组严查大夏各州的此类官官相护,官商勾结的贪腐案件。
太子府迅速批复了这封折子,准了。
而才从吏部调到御史台任中丞的季木,又被调任回吏部,任吏部侍郎,即刻上任。
御史台内,众臣僚以茶代酒,为季侍郎践行,以视祝贺。
季木双手托举茶盏,透过杯口虚白的雾气,同斜前方的王静宜相视一眼,而后自然地移开。
“多谢各位。”
季木饮尽此茶,与各位同僚话别,余光却不自觉得放在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