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6 / 10)
众人叙旧,最后自然又聊到背后让他带过来之人,纪炀心中已经有数,此刻并未说出来。
朝中翻来覆去,不就那几个老熟人。
等聊到应对之策。
纪炀只笑:“等着吧,今年暖冬之象到底有个什么结果。”
说到底,他们靠天吃饭,那些人也靠天闹事。
天到底给个什么情况不好说,但纪炀是不怕的。
玉敬泉摸摸自己胡子,笑着道:“放心,纪大人的能力,大家还不知道?”
“而且我从下面过来,路过的中原各地已经做好准备,纵然真的发生个最差的结果,咱们算是有准备。”
最差的结果,无非是蝗灾。
但时间进到二月,天气的异常似乎比想象中更要夸张。
进到二月,春雨只下了一两场,每场都不大。
到了三月,倒是有场暴雨,除此之外,连片乌云都没有。
此时,中原田地全都靠平时兴修的水利设施灌溉,可到底有顾及不了的地方,今年纵然种了良种的地方,麦子也是干瘪干瘪的。
放在下面管辖不及的时候,可能朝廷还不会那么快注意到灾情。
可从纪炀注意到暖冬之时,已经做了许多准备,各地的奏报自然如实且准确。
毕竟突然发生天灾,他们还想着为了政绩要不要瞒着,就跟很多年前凉西州雪灾一样。
现在早有预警,又早有准备,各地没了顾忌,自然能说就说。
甚至还盼着多拨点救济粮。
这甚至都不是后话了。
而是一场被他们看在眼里的灾祸就要发生。
冬日少雪,正月无雪,二月两场雨,三月一场雨。
各地不少龙王庙香火鼎盛,各地祈雨的活动也盛行。
依靠水利的灌溉,如今还能行,如果到了四月,五月,还是无雨,只怕附近河水,井水都要干枯。
毕竟再好的水利设施,也只是调节。
大旱这种事,就算放在有人工降雨技术的现代,那也是要看天时地利的。
何况现在。
满朝上下全在为这事奔走。
祈雨的法子想了很多,皇上也去祭祀过。
纪炀则在周边默默运粮,以及让各地先保证人的饮用水,甚至在商议移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