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番外十一(14 / 18)
那句话怎么说的,发展带来的问题,只能靠发展来解决。
好在一切都在进步,就算偶尔有后退,那也只是偶尔。
他们这些人会再努力一点,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纪炀在昌盛四十二年送走皇上,又在泰安十二年送走了林大学士。
林大学士走的时候很安详,似乎早早知道他有这么一天。
早上起来,照例吃了碗清粥,喝了杯茶,然后写字画画。
唯一不同的,就是又去汴京城外游船,正是二月的时候,天气温暖,气候又适宜。
这让林敬源想到年轻时候的事。
他的父亲林探花,虽然是探花,却并不得重用。
在翰林院得罪了皇上的宠臣,又被扔到那时候的皇子所教书。
那会的皇子所,谁沾谁倒霉,里面势力错综复杂,谁都不知道哪个皇子跟那个皇子有关,谁也不知道会得罪哪个有权势的。
如果是手里有权的官员过去,就害怕被拉拢,毕竟到底亲近谁是门学问。
手里没权的官员过去,也只有被欺负的份。
谁在皇子所认真读书啊,谁要认真了,一定会被针对,大家还是回去用功比较好。
再说,那时候大多数皇子的心思都没在读书上。
除了昌盛皇帝,也就是徐文柏。
因为父亲的缘故,让十六皇子备受欺辱,所以父亲林探花心软,私底下教授知识。
以探花的学问,教导皇子并不算差。
也因此,林敬源就跟十六皇子认识。
他们私下相处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太多规矩,就连以后十六皇子登基的时候也差不多。
林敬源知道这位皇子跟其他人不同,更有别人想不到的抱负,更想让天下安定,让朝中不再有这么多事。
其实当时的林敬源也傲气。
他很少佩服过谁,被带去皇子所的时候,也觉得皇子所都是一群蠢货。
他当过不少人的陪读,也知道不少人的秘密,更知道多数皇子是草包。
当时的皇子所可太热闹了,皇子,公主,陪读们,基本上都是小团体,其实现在想想挺好笑的。
但那会动辄会挨板子,动辄被打耳光,即使书本作业无故小时,都是最经常的。
可他林敬源从来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