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4 / 7)
徐文凯等将“啪”一声单膝落地,肃然:“末将等领命!!”
“好!”
季元昊快步上前,将徐文凯等人扶起,之后出了大营翻身上马,下令:“传旨!擂鼓,叩关!!!”
……
这场攻关大战持续了足足一个多月。
只是最后还是没有把青梧关关门给叩开。
倒不是说徐文凯不行,实际上,徐文凯天赋过人身经百战,不管是本人战力抑或统兵能力及把控战机纵观大局等等方面,都可以称得上是当世第一流的佼佼者。
徐老将军还在世时,就极以其长子为傲,称之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徐文凯和杨延宗在军事天赋以及综合能力上可以说是不相伯仲,两人麾下也不缺乏精兵强将,若真正在平原上拉开兵马大战,真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只不过,战争也不是光看能力的,更多的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杨延宗之所以最后选中西南西北而舍弃岭南,当然是因为天时地利。
这青梧关,号称关西第一雄关,据险而筑易守难攻,乃是关中平原的阳都面向西北的重要屏障,诸山汇聚之要塞,锁东西交通咽喉,其雄险巍峻,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攻城历来比守城难的,说是难十倍也不为过,更何况是这么一道超级雄关,既未能趁杨延宗刚进关兵疲未稳之际以雷霆之势强行攻陷,一个来月攻不破,真不是件多稀奇的事情。
甚至,很有可能长时间都攻不破。
这点不用徐文凯说,季元昊也一清二楚,他过去虽少上战场,但战略眼光却一点都不缺的。
季元昊面沉如水:“不能这么下去了。”
他冷冷道。
季元昊是个思维极敏捷也极擅机变的人物,眼见青梧关难以攻陷,当天就传下七道金令:分兵、开道、沿途州郡全力配合,他青梧关交给另一员当世名将范名臣,在当天夜里和徐文凯兵分两路,急行军直奔南郑及梁州。
季元昊差一点就成功了!
朝廷大军汹汹而至,兵临城下,而南郑最重要的武宁和陈山二城,前者是有原蜀中守将陈广元镇守的。
这陈广元,祖籍东北,一直都是大庆臣子,他如今虽被底下副将心腹副将架着投了杨延宗,只却被季元昊这大庆皇帝于阵前的一席既往不咎的话语给说活动了心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