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正文完 (1)(14 / 25)
境倒悬崩乱之困,当得大恩。若海内真有安泰之时……我等别无二话,自愿受缚,只恳请能善待我妖族子民。”
倾风多看他一眼,将身后把那木质长剑取下,扔进他怀里,还是那句:“与黎庶无关。”
“都城的面挺好吃的,这把剑送给你主了。”倾风阔步离开,抬起手在空中挥了挥,“不必相送,我在少元山下静候诸君!”
夏日烧烈,暑气渐浓。
晚间一场凉雨过后,初晴时分,禄折冲下令召集百姓,前方少元山扶危救世。
虽知此行一去难回,响应者依旧无数。
临行之日,半城皆空。
最后兵卒们强行将一群老弱稚童提出队伍,命他们在城中等候。留下一小支人马在都城戍卫,其余人浩浩荡荡朝着少元山进发。
古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可今日熙攘往来,举城赴难,无为私利。
大道之下,一身且轻,如飞鸿踏雪,影迹难留。唯能尽己所能,做冬日幽火,照方寸之地,留意气豪情,作明月清辉,普照万里、亘古如斯。
这一条山重水复的曲折道路,走得酣畅痛快。
待徒步赶至少元山下,用了接近四个月的时间。
扛着农具前来开荒的百姓,本已做好了见到一副疏荒惨淡景象的打算,毕竟传闻中的少元山,向来是鬼神莫近、寸草不生的。
可此时山底早已住满了从五湖四海群聚而来的百姓。一条清通过的河流沿着山脉如银河环绕,河面明净透彻,清波淡淡,倒映翠绿山峰,岸边莺飞草长,花木匆匆,生生不息。
农户们扛着锄头站在河流下端,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操着不同的乡音,吹嘘着天南地北的奇事。
一群背影干练的妇人挑着沉重的扁担去给新栽下的林木浇水,沿途听了两嘴,嘘声质疑。
女郎们推着板车路过,扯着嗓门催促众人归家吃饭,说说笑笑地去给住在山上的修士与妖族们送饭。
几个身姿灵巧的少年背着斗笠沿着险峻的斜坡熟练滑滚,被边上的妇人揪着耳朵赏了一个板栗,这才蔫头耷脑,老老实实地走路下山。
一派悠闲自在、生动和乐的景象。
来自都城的百姓们,被一池安详和融的氛围所包容,一时间瞠目结舌,又莫名百感交集、热泪盈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