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最失败的水鬼(3 / 5)
来,这朝堂的官位,一级一级的呈金字塔形,越往上走,每一层官员的数量都骤减。
而只有到了一定的高度,融入到一个层级的圈子内,才能得知圈里的一些‘内部笑话’。
比如,姜大司徒真正的诗文水平,就属于现在宰相群体(甚至拜相颇晚的许圉师都不太清楚)的内部梗。
而随着姜握离开中书省任大司徒,且从此后由作诗人变为评诗人后,这个内部的‘心照不宣小玩笑’,最终就会像水消失在水中。
了无痕迹。
日后的宰相不能再懂。
或许只有史书之上,在这几人的《臣子传》中,会浮光掠影一般提一笔“高宗末年,中书令姜沃以应制诗‘调谐律雅,宏溢灵运(时为天后的圣神皇帝亲口赞言)’数得佳作宫灯之赐,诸相为之欣然。”
然而,别说后世人,就算那一场场宫宴上的其余在场人,也不会懂这个‘欣然’的真正含义。
只会如雨水落下,雨水蒸发,像是从来没有存在过。
当然,关于大司徒的‘文采过人’梗,狄仁杰是不懂的。相反,他跟朝上其余人一样是相信的。
一来是大司徒这些年挑选擅诗文之人,真是一挑一个准,可见她自己虽珍重笔墨极少作诗,但绝对是雅好诗文的大家。
二来便是大司徒的弟子,如今在中书省的上官书令,当真是倚马千言挥笔而就,且藻丽词清,概多典丽。
再有大司徒的公文,还是很符合圣神皇帝素日夸赞的‘词简英净’‘文约则美’。狄仁杰作为一个卷王,每日要看那么多公文,自然是更欣赏简约美的。
此时狄仁杰想起的是另一个“暗语”。
这是他做了吏部尚书后,才听王相跟裴相说起的——
水鬼。
虽说抓人来给自己干活这件事,姜握也好,王神玉也好,早就在做。
但直接提出‘拉水鬼替身’这个比喻的,还是裴行俭。且也是在姜握当年做巡按使的时候,边干活边拉架的裴行俭,被累出来的觉悟——
当时给裴行俭整的实在受不了,忽然领悟到自己就好似那传说中‘淹死的水鬼必须抓一个替身,才能解脱’,开始寻找替身。
不能光自己硬撑了!
结果,大概是初次拉水鬼不太熟练,他拉来的都是自己家人。
不过,当年看来不太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