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帝至长安(2 / 6)
自不会再着紫袍金带的耀目官袍,亦早去官帽。
此时崔朝远望她。
霜发抱素月,似欲飘然乘云去。
有那么一瞬间,崔朝在想:若你真能乘云归去,也好。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许多年前,姜握第一次走上观星台,就想起过李白这首诗。
而今日,再次想起这首诗,心境自不同。
不光因为她的长辈皆已化作天上人,也是在努力去想一些以后的,似星点光芒一样,还会令她期待的事情,来压下自己捏碎系统内那枚红色骰子的心思。
她在细细算着——
如果,她能坚持活到七十六岁的话,李白就出世了。
再想想杜审言以及他已经出生的儿L子,如果她能活到八十七岁的话,杜甫也就出生了。
当然,白居易她肯定等不到就是了,毕竟她肯定活不到一百五。
说起一百五十岁,姜握不由想起孙神医。
在孙神医故去后,他的诸多医书、典籍,自然都按照他老人家的遗愿,归入了上阳宫医学院。
但朝廷的集贤殿书院和史馆,也都分别派出了数名专门负责抄写的女吏,入驻医学院的【医学著作陈列室】,将诸多书目都抄写以做备份。
姜握是去史馆看过的,孙神医一世著作颇多,需由各色轴、帙、笺区分,方能分类检索。
而负责拟孙思邈孙神医人物志初稿的,正是已经在历史学院深造一年有余,而且名列榜首的裴韫。
她遇到了一个难题:孙神医的年纪。
孙神医的年纪颇多传说,甚至按照最早的传说,孙神医是活到一百六十岁还有余。
裴韫来请教姜握——大司徒是她如今所认识的,如今还在的,与孙神医相识最早的人了。
姜握想起四十年前,她亦有此疑惑,那时孙神医就笑道:“有时候想想生前身后事——以我的《千金要方》,后世医史上应当也有点薄名。”
“思及将来史官头疼于记录我的生年时,便颇觉有趣。”
孙神医一世走在医道之上,解开了一个个的谜团,却颇有童趣地想要让他的年龄成为一个谜。
姜握看着眼前如今‘头疼的史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