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艺术学院(4 / 5)
是世家出身,从小被母亲以‘高门贵妇’为标准培养。
她从前所学,主打一个广博而不精深:读书识字、琴棋书画(只画技一道,就花鸟、山水、人物皆略有涉猎),纺织女红,甚至于洁备酒食,以奉宾客等,她都学过。
于是她就从道观转移到艺术学院躺平。
这回王鸣珂忙不过来,自然把躺着的裴含平给薅了起来。
而裴含平还是一如既往对自己认识清醒的性格:她觉得自己山水人物都不精通,倒是家学渊源,对自古至今各种纹饰(主要是衣裳首饰也多)颇为了解。
她为人又安静细致有耐性,最后慢工出细活画出的文花栏,从数十张候选表中,被圣神皇帝挑中。
而去掉糊名,皇帝发现竟是前儿媳所做,也觉颇巧。
还对姜握道:“从前只觉得那孩子遇事只会躲。”
姜握笑道:“她躲来着,这不被王鸣珂薅下来做新的小水鬼了吗?”
于是……
姜握跟王鸣珂撇清自己,不是她‘压榨裴含平’,而是陛下点名,让裴含平再画几款文花栏,用在纪念币上。
王鸣珂心道而不敢说:陛下跟先帝哦,真是夫妻俩。
因又一次想到先帝,她不由转头对姜握道:“你今日看起来是有些累了。不如,咱们去戏剧学院看她们编戏曲吧!”
说来也巧,上阳宫里也正好有一个带‘梨’字的宫殿群,因遍植梨树,花开如雪,称为梨霜宫。
这就让姜握想起后世将戏剧班子称为‘梨园’。于是当时划分宫殿,她就将此地划给了艺术学院。
而梨园鼻祖,也是老熟人——李隆基。
是为“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二百,教于梨园。”[1]
故而后人以梨园子弟称戏曲演员,更认李隆基为‘后代奉以为戏曲之祖师。’
也就是说,要是按史册来,上阳宫戏剧专业里的‘创始人’画像,还得挂上李隆基呢。
姜握思绪放飞:不知道先帝愿不愿意代领这个荣誉。
不过这一日,她与王鸣珂,并没有去成戏剧学院,看王鸣珂的《东女国》系列改编戏曲的排演。
有御前宦官一路找到了丹青院。
见到姜握回禀道:蜀地进贡了一只祥瑞‘白豹’。据兽坊说与之前的豹都不同,圣神皇帝让人转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