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番外·论坛体一(7 / 8)
了啊——要不要看看谁是被姜相亲手养大的,而姜相的家宅遗产诸多藏书又都留给了谁?
46L:呜呜呜我们杜甫只是出生的太晚了,只在童稚时见过姜相两面,不然绝对是有力竞争者!
(……以上省略数十楼的各家诗人battle)
106L:这个,大家是不是忘记了,武皇也是诗人,留下了近百首诗词呢。
107L:好了,我们现在有了最终的胜利者。
108L(楼主马甲标红):其实本来我开这座楼,是想说,如果姜相能穿到现代来,会喜欢她未及见到,自她之后出现的一位位惊才绝艳女诗人的。
就像她曾经在上阳宫第一回 开学演讲的时候,在皇帝与百官之前,郑重其事地请来并介绍的是一位改良织机的普通女娘(当时被后人称为‘棉纺织专家’‘技术改革家’的黄棉棉还名不见经传)。
就像她之前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一样:她能提供的只是生长的沃土,以及一旦有人做到了,就不会让她们被淹没被遗忘。并且失去姓名。
109L:楼上+1。
唉,其实每次扒诗文相关的史料,都不得不遗憾:姜相本人的诗词,除了一首‘生前身后事’外,竟然俱无留存于世。
说到这儿L,我就要再贴一下我扒史书整理过的,其余大佬对于姜相文采的评价——
圣神皇帝武曌(太多,就简单放几条):‘文约则美’,‘词简英净’‘朕之大司徒,诗词深雅义博,如珠流璧合。’
王公王神玉:“姜相诏令辞约义丰,晓畅自然,甚佳。”
(背景:高宗永隆元年正月十五上元佳节,百官及蛮夷酋长朝拜天后于大明宫紫宸门,后百官皆奉命做《奉和天后上礼抚事应制诗》。)
原是裴相裴行俭之诗得天后赞誉,然裴相道:“天后明鉴,臣之诗文不及姜相远矣。”
以此辞受宫灯。
钦明皇帝武曜初:姨母之词超逸尘外,然凄忱处不忍卒读,朕忆则锥心。
……
110L:谢谢楼上的整理,申请转载。
111L:标注出处可以转载,唉,要是当时就有网络可以云备份就好了,姜相的诗词应该都能留下来了。大家拜拜~吃午饭去了。
(此帖完)!
番外四(完),希望你也喜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