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番外·后世人参观圣陵(下)(2 / 7)
镜旁边的石刻,‘玑衡抚辰仪’之前道:“这是姜相之师李淳风所用的观星之仪。”
“其实在李淳风贞观年间所著的《晋书·天文志》,也已经认定‘天象盖笠,地法覆舟,周行如轮’。”*
“而之后,李淳风出海而去,后来为彼时新摄政的天后(武皇),修成了新的历法。”
旁友有游客问道:“就是带着司农寺的人,去发现占城稻那次出海吗?”
果然是华夏人,骨子里都带着对粮食、种菜和食物的热忱。
小杨点头:“是的,那次出海,更广为人知的历史意义,是占城稻的发现与培育,以及对当时航海术的推进。”
“但其实,在数年的漂泊中,从北至南,李淳风还选了二十多处来测定北极星高度和角度,测量出从北到南,星辰角度能差近五十度,这便是证明了‘维度’,而东西的日升月落时刻不同,则对应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经度’。”
“是,比起其它许多广为人知的功绩来,姜相与师父一起数次修改历法,测算天文,所知者便寥寥。”
正因许多人不了解古代天文学的先进,在自己陵园的石刻上写下‘地球’这两个字,竟然也成了姜相‘外星人论’的一个有力佐证。
小杨有时候也会在网上各个论坛发一些科普帖,来证明姜相这句话来源久矣。
而且其中有些测算工作,还是他们师徒一起经年累月做的,所以她在暮年感叹一句‘地球之渺小,宇宙之无穷’很正常。
实不该用一句‘外星人’就抹掉了不止姜相,更有无数古代先贤天文学家的皓首穷经。
姜握之前听讲解员讲到这段,也与武皇道,她那边的后世也会有人误解,认为:直到明末利玛窦带来许多西洋器物知识,甚至是清朝洋人送来地球仪后,华夏才知道地球是圆的。
其实华夏自古以来对世界的认识,一直是走在前列且是不断探索的,正是——近世言天文者,辄谓地球之说创自泰西,不知古书中早具言其理。[1]
不过,小杨发出来的正经科
普,自然没有‘震惊!史上第一位女相果然是外星人的十个石锤’等震惊体来的阅读量高。
小杨:……
那要真这样,姜相咋不把自己陵墓修成个飞碟,到时候走的时候直接一起飞走算了。
说起来,小杨算了算,她在陵山上负责讲解工作也有四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