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京城情况(5 / 9)
发生水灾的时候,圣上累病了,情况很不好,太医甚至一度觉得他活不下来。
大概就是因为这样,晋王肆意妄为起来,甚至侵吞了赈灾银两。
等事后他发现不对,玉溪府已经尸横遍野。
只是……担心刺激到圣上,以及当时涉及的人实在太多……最后这件事大事化小,不了了之了。
现在……茕独散人又把这件事扯了出来?
书稿有很多,吕庆喜一时半会儿看不完,不看完的话,他也不敢做决定……
吕庆喜道:“你先回去,这书……咱家慢慢看。”
“是,千岁爷。”沈家家主离开了。
吕庆喜等他离开,立刻就看起手上的书来。
之前因为那本《沉冤录》,吕庆喜在皇帝面前哭了一场……但那场哭,他作秀居多。
他本身不觉得有必要哭。
他自己就挺惨的,小小年纪险些饿死,之后又被切了子孙根,家里人也找不到了,他无亲无故,断子绝孙。
所以……何必为别人伤感?
可这书不一样。
这书里写的,是他的家乡。
他离开家乡的时候还是个孩童……他其实很怀念在父母身边的日子,也想念自己的家乡。
黎青执虽然写了吕庆喜熟悉的家乡,但为了避免惹怒吕庆喜,书里写到的人,没一个姓吕的。
只是……吕庆喜年幼时,他家中极为贫苦,这书里出现的人,其实都是跟他家差不多的情况。
吕庆喜没有哭出声,眼眶却已经湿润了。
他发达后没找到家人,但他一直觉得家里人还活着,比如他弟弟,可能是在别人家做佃农。
比如他妹妹……只要她长大,总能嫁出去,兴许已经生儿育女。
可就算他们之前活着,被洪水那么一冲……他们还能活下来吗?
吕庆喜看了整整一天。
他先将这书看完,又看了那本《治水策》。
这茕独散人太聪明了。
他知道只是百姓的惨状,并不能给晋王带来多大的麻烦,所以……他着重写了盂县县令李兆。
李兆身为盂县县令,本身并无错处,一直好好赈灾,结果突然被砍了。
朝中官员看到这情况,是何感触?
吕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