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选品人(7 / 8)
,向来要亲自去选,一样样品尝着买的。
因为哪怕山参,长白山的和太行山的不一样,十年和二十年的也不一样。
不老草则一定是要大兴安岭北部的药性最佳。
而鹿茸则是要梅花鹿的最好,还要挑是鹿的年龄,成年鹿的最佳,再要尝其药性,一茬二茬最好,鹿茸割到第三茬,则药性会大大减弱。
你要拿去化验,鹿茸,犀牛角,水牛角,全都不过角质。
但角质和角质是不一样的。
就拿人们最了解的安宫牛黄丸来说,添加了犀牛角和麝香的,其功效就比添加了水牛角和冰片的更好。
头茬的鹿茸,也远比三茬的要更好。
而那种微妙的成份差异是很难化验出来的,你也不可能每一批药材,每一样都拿出化验,相比之下,一个嗅觉和味觉一样敏感,经验老道的尝药人,会比化验更加准确,还省时省力。
……
世界上跟林白青一样拥有行医天赋的人很多,但不可能人人都从事了中医。
而有很多好中医苗子,在做了大夫,尤其是在诊所做了东家之后,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耐心,每一次进药材都要上市场亲自尝,亲自试的。
但林白青一直在坚持,她选进药堂的药,必定是在良莠不齐的市场上所能找到的最好的。
而像她一样的人,林白青知道的还有一个,港城大饭庄福临门的老板。
多少年如一日,每天清早起来亲自尝品选品,所以他才会把饭庄做成港城第一。
当然,不论她还是福临门的老板,都很辛苦,也可以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做,之所以一直要坚持,是因为对行业的敬畏和诚心。
但是,她在哪家采购,桥本家就上哪家采购,她买那批货,桥本家就买哪批?
林白青万万没想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竟然跟将来网络上的带货主播一样,成桥本制业的选品人了,而且是一个一分钱报酬都拿不到的选品人。
不得不说,桥本十一不但把中医,也把灵丹堂,林白青做到了利用最大化。
敲骨吸髓,物尽其用。
而诸如虫草,山参,不老草,鹿茸等既是药材,也都是食材。
拿来送人,当然也是送给人用来泡茶,煲汤,用以滋补保健,养生类的。
既然她买什么,桥本家的买办就买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