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1 / 8)
化肥的成效比预计慢很多。
化肥的种类多,作物种类也多,稍稍排列组合一下就是一个令人害怕的数字,偏偏化肥能够减少虫害和大量增产的效果令人无比心动。
为了尽快研究出每一种化肥的功效,使全大盛丰收,使百姓再不会为饥饿所苦,户部、司农寺、吏部、工部等各个部门倾力合作,整个朝堂都在往一处使劲。
吏部筛选官员,工部制作化肥,户部分派实验田地,司农寺具体实验……除此之外,很多文臣武将自愿前来帮忙。
大盛的地理环境可谓是三面环狼,敌人在旁虎视眈眈,大的小的战役时常在边境爆发。
战争一旦开启,军队就是真正的吃粮大户,每天消耗的粮食数量用“烧”字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过去国库没钱,皇帝和百官想着法地避免打仗,现在国库有钱了却没有足够的粮食,皇帝和百官依然在尽力避免打仗。
为此,被东夷在自己的地盘上偷了三年金子,损失那么多都不愿打仗。
——粮食短缺,太过致命。
红薯的产量是高,饱腹感也很强,可是红薯吃多了容易出现腹胀、排气多等症状,不能天天吃。红薯能够暂时减轻粮食不够的压力,不能彻底解决。
化肥若是能令小麦和水稻大量增产,就能极大地缓解粮食压力。如果哪天情况严峻到必须长期作战或者三面作战的时候,大盛也不带怕的。
为此,不管是百官家里的土地,还是郊外没开出来的荒地,朝廷都给想法子用上了。
无奈化肥种类多,粮食一事事关重大,必须彻底研究透,完全确定使用的时间、数量、浓度,期间是否会产生其他问题,是否真的没有副作用,这才能公之于众,在全大盛境内推荐指导百姓使用。
直到第二年楚淑出嫁,楚婳过了院试,第三年江氏二嫁,楚婳过了乡试,朝廷才公布和公开售卖其中几种化肥。
官方的动作慢了些,但百姓早就有所察觉。
两年多的时间里,大盛处处开荒,处处丰收,一亩地能产出那么多,市面上多出那么多粮食,种种异象早被百姓发现了,经常有人蹲守在试验田附近,看他们究竟是怎么种地的。
朝廷再怎么做实验,最终也要把化肥推向民间,为了将来百姓能更好地购买和使用化肥,便向一些人透露了部分信息。
有些富户和官员家早早用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