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准备(3 / 8)
,夏芍赶忙找补,“土产适合出口的,也就药材和山菜了。药材以前就有出口,既然是建交以后才开始谈的,那就只剩下山菜。”
不想被揪着这个话题,她反问男人:“要谈出口,不也该销售科的去谈?”
把问题抛给了陈寄北。
毕竟负责销售的本就是销售科,陈寄北一个木匠房的,怎么轮也轮不到他。
男人果然没问她,淡淡接了她的话,“要谈,需要懂日语的,全土产懂日语的就我最年轻。”
夏芍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你学日语就是为了这个?”
“嗯。”
那他计算得可太长远了,一听说中日建交就知道会加大贸易往来,想到贸易往来又立马想到自己单位有什么可以出口。然后风声都还没放出来,他就开始学日语了。
这一步步,只要晚上一点,他就不可能被单位选上去大连。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夏芍此刻更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她把枕头摆好,干脆走到男人身边,“你怎么突然想掺和销售了?”
之前陈寄北搞代购,都是让别人负责带,他来找销路。现在家里不缺钱,他在土产甚至整个江城木匠行的地位也很稳固,换成其他人,绝对想不到要做改变。
多年相处早成了习惯,陈寄北垂下一只手握住她的,才低声道:“我觉得有趣。”
“有趣?”夏芍琢磨了下这个说法。
“嗯,开创新销路,做以前做不成的生意,挺有意思。”
以前陈寄北表露得少,夏芍还没注意。自从为了买房开始卖参,她发现这男人骨子里其实有种冒险精神,很多别人都不敢做的事情他敢做,而且乐在其中。
大概在书里他之所以能成为首富,也不只是因为他脑子灵活,又是个工作狂。
一个没有冒险精神的人,是不会走出舒适区做这些尝试的。
当然陈寄北显然也不只是因为有趣,男人靠上椅背,摩挲了下掌中纤细的手指,抬眸,眼底乌黑、沉静,不知何时早退去了当年的尖锐,“我觉得木匠这一行干不长远。”
做木桶,的确干不长远,夏芍前世除了酒厂,早就没人用这东西了。
她不说,是不知道怎么去说,也坚信陈寄北有自己的人生轨迹,不需要她过多干预。没想到这才73年,陈寄北就知道做这个不长远,有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