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镜里看花,水中望月((1 / 4)
        
            
                聂天清十三岁那一年, 银行突然抽贷,家里的小工厂濒临破产,债主们害怕自己拿不到钱 ,就在厂房附近聚众闹事, 厂子里人心惶惶, 工人们都不干活了, 聂天清的父亲在一夜之间愁白了头。
    生产线中断,工厂出不了货,客户们打爆了家里的电话, 父母一边道歉一边赔钱。全家走投无路之际,“达美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上门拜访,拿出了一份《资产收购合同》。
    项目经理来得正是时候。
    他们顺利地买下了聂天清家里的工厂——所有器材、设备、专利、土地的所有权都被转让给了“达美建筑公司”。
    聂天清的父母还完债务, 又把家里剩下的最后一套房子卖了。他们搬到了省城的“安城小区”,生活质量一落千丈。
    “安城小区”是市中心地带的贫民区。
    聂天清一家属于贫民中的贫民。
    他们家里值钱的电器都没几样, 空荡荡的两室一厅, 积聚着阳光照不亮的阴霾。
    爸爸说:“乍富乍贫,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心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妈妈说:“安城小区也有好几个学生在省立一中上学。你跟人家做个伴吧,儿子?”
    聂天清一口拒绝。
    每天早晨,聂天清五点半出门。他骑着自行车, 从“安城小区”出发, 直奔“桃源江畔”。
    桃源江畔是一片富人住宅区,聂天清从小在这里长大。他假装自己还没从桃源江畔搬走,每天都在尽心尽力地编织谎言。
    他会推着自行车, 站在冬日的寒风中,苦苦等候十几分钟,等到一群初中生结伴出现——这一群人都是正儿八经的桃源江畔的住户。
    聂天清会跟在他们的背后。
    旁人问他住在哪里, 他坚持说:“桃源江畔。”
    聂天清在省立一中读初二。他长相出众,人缘好,成绩更好,落魄的家境绝不能成为他的污点。
    某天傍晚,聂天清骑车回家时,恰好在一家熟悉的店铺门口见到了他父亲的电动车。那辆电动车上挂着他母亲编织的平安结,所以他一眼就看到了。
    他以为,父亲在店铺里买东西。
    他按住自行车的手刹,偏头望向店铺的内部——他看见一位打扮时髦的阿姨正在给他的父亲系围巾,阿姨与父亲并未做出任何出格的举动,但他知道,家里又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