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2 / 7)
额,当然也有不知道的,比如凑巧被留下的蒲松龄,以及被他用特有的写信风格吸引过来的好友们。
不是说这里只是个新建的书院吗,名不见经传、连一个学生都没有的那种,结果来了之后不光发现这里来了很多熟悉的面孔,现在又说建书院的是当朝太子,怎么那么像做梦呢。
不少隐居的大儒都都对科考没感觉,即便在民间声名远扬,但是依旧是白身,毕竟如果想当官,前朝的功名并不怎么好用。
说实话,他们对皇权敬而远之,真正近距离见到当朝储君还有郡王阿哥什么的,感觉还是有点怪怪的。
胤俄和蒲松龄说了好一会儿的话,让他教书也不要忘了写书,如果有喜欢写那种大杀四方的霸气话本的朋友就更好了,京城的书坊很多,只要话本写的好,保证他们能赚的盆满钵满。
就算他不会卖书,还有个会做生意的哥,到时候不光卖到京城卖到大清各地,还能翻成各种语言卖到别的地方,他们的商路可广泛了。
蒲松龄神情麻木的将人送上马车,直到马车走远才长出了口气转身准备回竹舍,然而刚转过身脚步还没迈开,就被老友们圈圈围住。
蒲大萝卜……
被带出来的小萝卜……
不是,他真的不知道那几位爷的身份,真的不知道!
书院里的蒲松龄陷入好友们轮流询问,造成这种场面出现的阿哥爷们对此一无所知,全都沉浸在要回家的兴奋之中,胤祈他们第一次在外面过年,平时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吸引注意,等到真的要回家才终于有了归心似箭的感觉。
什么近乡情怯,不存在的。
皇子们回京,宫里上上下下都精神了起来,过年过的就是团圆,头一次缺那么多人,家宴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不太对劲,太皇太后年纪大了就喜欢儿孙绕膝的感觉,这些天没少因为这事儿念叨皇帝。
一会儿说胤祚小小年纪出去闯荡太危险,那孩子刚没了额娘,当阿玛的也不知道多心疼心疼,一会儿又说胤祈从小到大都没吃过苦,以后别有事儿没事儿就把孩子派出京城,不然在外面出了什么事情他们都帮不上忙。
小孩子家家的会干什么啊,有太子在什么事情都能处理好,让他跟着还不够添乱的,她可怜的小九哦,在外面想家怎么办,当初就不该让他和太子一起出去。
康熙无可奈何的听着老太后唠叨,很想说那小子已经不小了,不能看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