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2 / 4)
,对她可以说是十分偏爱了。她一个女孩儿能心无旁骛地求学读书,少不了家中那么多长辈的维护与爱惜。
阿晗笑道:“只要两京国子监可以多多像现在这样交流学习,我在哪边都没甚区别。”
只要是公平平等的交流往来,其实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长安那边可以带人过来,他们也可以带人去长安嘛。许多人不是学问没到家,而是缺少机会,这种交流活动正是给他们展示才学的大好舞台。
年轻人们相互较较劲,不仅无伤大雅,还能叫不少人记住他们的姓名,何乐而不为!
要是再弄个魁首之类的名堂,说不准能帮学生扬名士林!
更别提双方还可以共享文会资源,你来我这边热热场子,我去你那边当当陪衬,好花还需绿叶衬啊!这样两边的文会都能办得有模有样,真正有才学的学生也能不错过任何一边的机会,对两京国子监本身有好处,对两京国子监的学生也都有好处。
到了国子祭酒这位置,日常工作就不仅仅是教书育人了,他承担的更多的都是行政事务,需要为监生们的“成材率”考虑,能有多少监生在科举中金榜题名以及能有多少监生能靠关系拿到好职位,都是他平时需要操心的。
阿晗和洛阳国子祭酒谈了许久,成功拿到封对方写给许祭酒的亲笔信,算是初步达成了两京国子监的合作意向。
还顺便还薅了批学生去书船上或者印坊中勤工俭学。
哪怕朝廷大力推广雕版印刷,短时间内能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还是不太够用,这些学生放长假时要是能过去干几天活或者给工匠们开设扫盲培训班,那对于雕版印刷人才的培养是有极大益处的。
都二三十岁的人了,你们也不好意思总向家里拿钱的对吧?
你是不是从来没有花自己赚的钱给家中妻子买根银簪子、给儿女买几样玩具、给父母割几块肉?所以,来干活吧!
不得不说,阿晗的煽动力是非常强的,只在洛阳待了一个月,便把洛阳国子监的监生忽悠了大半,一个两个全报了勤工俭学项目。连那些家境富裕的公子王孙都心动不已,纷纷表示自己也要参与。
家里有钱是家里的事,他们也要自己赚,绝对不能叫那些穷得响叮当的泥腿子比下去!
眼看阿晗都快要在洛阳国子监牢牢扎根了,领队带学生来洛阳的国子博士心中警铃大作,很快表示这一轮交流学习该结束了,再不回去天气会越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