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番外6(7 / 9)
只是……”
“我懂,你只是在暗恋人家,都自卑到不敢表白,对不对?”陈思雨忙说。
还在炸毛的轩昂瞬间就哽噎了。
很多年了,陈思雨于他来说不仅是姐姐,还是知已,她知道他喜欢弹琴,就会花所有的积蓄帮他买电子琴,知道他需要练琴,可又买不到钢琴,就会千方百计跟龚小明搞好关系,拿教宋小玉做置换,给他创造练琴的机会。
而现在,当所有人都在拿她绑架他,威胁他时,她却给他自由选择的权力。
轩昂还太小了,刚到这个新世界,他是迷茫的,迷惑的。
他不知道自己将来该如何选择,他还害怕因为自己选择留下,会害了姐姐的前途,还会被千夫所指,那是一重枷锁,让他喘不过气来。
而在一刻,身上背负的那道无形的道德枷锁消失了。
他还不知道这个资产主义的国家会不会动摇他回家的信念。
但不吸毒不买春,保护好自己的贞操,这三样他记住了,刻在骨子里了!
第二天就要回国了,所以文艺团只买到了当天的报纸。
但在今天,他们也见证了一场英格蓝报媒之间精彩纷呈的口水战。
自始至终,没有媒体夸赞《牡丹亭》和《花木兰》好看,但有一份报纸却引经据典,引用《木兰辞》和《李波小妹歌》中的'褰裙逐马如卷篷,左射右射必叠双'来佐证花木兰的真实性,以反击昨天批评《花木兰》属于意淫,胡编乱造的说法。
另一份报纸,则刊登了陈思雨的大副剧照,并拿她跟丹麦,苏国的几位等同身高的优秀首席相提并论,以证明女性的身高并不会对芭蕾舞者造成影响。
还有一份报纸则用开机关枪的方式,无差别扫射了其余所有的媒体,认为他们在对待东方舞者时态度里充满了傲慢与偏见,在同水平的作品中,给予东方舞者的赞美是最少的,它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失礼的表现。
同时它还呼吁,希望政府能再邀请华国文艺团来一次公演,让他们完整演绎《牡丹亭》和《花木兰》给全英格蓝的公众看,由他们来评断它的优秀与否。
团员们已经在收拾行李了,外交部的工作人员特意拿着报纸来给大家分享。
从昨天起,文艺团员们就一直揣着担心呢,都准备好在国外挨骂,挨完后回国,再经受一场来自上级的批评和群众的指责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