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转折点 《戏说夏史》(后人解读)(5 / 5)
干,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祝灥身上,为他解释打仗所需的前提条件。
换言之,趁机刷好感度。
而程丹若赞同出兵。
“东瀛狼子野心,绝不会满足一隅之地,侵占北韩后,必定染指国土。现在我们不打,将来就不是在北韩打,而是在辽东打,届时百姓流离失所,故园倾覆,损失更甚百倍。”
她态度明确,“指望北韩战胜东瀛,几乎不可能。东瀛刚经历过战国纷争,举国皆兵,兵力定远不止北韩使臣所说的十万,一定还有。再者,如今东瀛的关白叫丰臣秀吉,他可不易对付。”
而她举荐的人分别是谢玄英,以及昌平侯冯源。
这无疑是个绝妙的主意。
既是机会,又是危机,一个盟友,一个政敌。
最终的结果也不出预料。
朝廷同意出兵支援北韩,昌平侯成了统帅。
祝灥的人生,自此迎来巨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