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仇仇(6 / 8)
间被孤立,孩子不能上私塾,就已经足够让一个家庭崩溃了。
这还是讲点脸面的,若是遇到不讲脸面的,就是把你全家都趁夜做了,又能如何呢?
在大明现行的制度下,底层案件主要是宗族自行裁决,可能没人会报官,就算报了,现在又没有现代社会的监控设备,查不到人证物证,也只能成为悬案。
所以,农人举报是要考虑后果的,很多人没这胆子。
姜星火看向李景隆,李景隆给了他一个默契的眼神。
小人畏威而不畏德,没办法,看来还是得上强度。
“投靠的问题,我们自有解决办法。”
很快,李县令就知道国师的“解决办法”是什么了。
简单、干脆、有效。
一共就两点。
一,士绅不主动向官府自首,一旦被官府查出来有“投靠”问题,轻则全家充军流放,重则直系斩首。
二,胥吏和差役主动检举,视为立功表现,轻则赏赐金银田亩,重则调入大明行政学校进修,毕业后分配为官。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黑暗森林就此形成了,在这座森林里,以往高高在上的士绅成了猎物,而卑贱的胥吏,反而瞪着通红的眼睛,盯着想要从士绅身上扒层皮下来。
不用说,什么金银田亩,朝廷是不会出的,都是从士绅家里抄出来的,羊毛出在羊身上。
但这种合法薅羊毛的机会,很多人一辈子都碰不到一次。
在大明打家劫舍有风险,很容易沦为明军的军功,但这种抄家获益却毫无风险,只需要出卖自己已知的不算秘密的秘密就可以了。
充军流放的士绅,又有什么报复能力可言呢?农人确实怕士绅报复,但作为城池里生活的胥吏差役,本身也不是像乡间农人那般好拿捏的,都有各自的势力庇护。
姜星火简简单单一招“猜疑链”,就让胥吏差役和士绅地主这两对原本亲密无间的群体,不仅产生了巨大的裂痕,而且互相视若仇雠起来。
——————
常熟府乡下的陈家,内堂宽敞明亮,地面铺设了厚厚的地砖,里面摆着不少的家具,都是木器,看起来就不便宜。
内堂外,有两名身材魁梧的壮汉,守卫在门边。
见一位员外打扮的男人走了进来,他们立刻行礼。
“家主!”
那人点头回了个礼,然后走到正中,坐到主位上,旁边已经有几人等着。
“今天叫各房的人来,是有大事想商量一下。”
坐在旁边椅子上的人听着,脸色有点不好看。
他们平常在乡里嚣张跋扈惯了,根本不将朝廷放在眼中,如果是以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