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决战(10 / 18)
那也只可能是幕府将军的禁卫亲军“御马回”,这支部队听说是有一小部分具装甲骑的。
双方的位置愈发接近了。
这时明军两翼仆从军的步兵们也都陆续过河了,有些拖沓的重新进行列阵,组建成一个横向的阵列。
“大人,要不要出击?”
在明军的前军、中军的进军过程浑然一体的前提下,左右两翼的仆从军,就像是舞团里那个跟不上节拍的边角料现眼包一样.都说柿子捡软的捏,这么明显的破绽,幕府联军能不心动吗?
但足利义持还是忍住了。
“不能动,明军把菊池氏、相良氏、伊东氏、大内氏、山名氏这些军队摆在两翼,就已经说明了这就是明军故意卖的破绽就算击溃了其中一翼又能如何?明军十万人,前中后自己抱成一团,自己也有两翼,没用的,徒劳浪费兵力和锐气。”
一色满笵分析的还是很到位的。
大道至简,明军的阵型其实不复杂,一眼就能看明白。
左翼.前军.前军.右翼
左翼.中军.中军.右翼
——.后军.后军.——
这种阵型下一旦两翼被突破,兵力都聚集在中间的明军很难被连续突破。
如果幕府联军选择了这种两翼突破或者任意一翼突破的战术,那么接下来明军自己缩成一团,已经损失了部分兵力和突击能力,且战线被严重拉长的幕府联军,该如何应对明军有可能的重骑兵反击?
双方的交手,为了获取情报或者迷惑敌人,进行的试探行动非常多,就像是两个谨慎的拳手一样,为的就是一击致命。
而聪明的敌人,放给你看的空档,不一定是真的空档,有可能是引诱你全力出手,随后趁着你僵直给你来致命一击的陷阱。
但是一味的退缩,同样不是什么好事情,因为拳头非常重的敌人,这时候已经步步紧逼上来了!
如果再不出手阻止,恐怕就要没有什么回旋余地了,而没有回旋余地,往往意味着挨揍。
明军的骑兵仍然在靠近,很快明军骑兵也在阵地上停了下来。
幕府联军的态度非常果决,直接让中间的三个大方阵前出,摆明了就是不让明军继续侵蚀他们的战略空间,同时准备使用优势兵力放弃两翼突破,进行硬碰硬的中部决战。
这种战略决策没有任何问题,明军前军/中军/后军都是三万人,左右翼各两万人,把兵力少且战斗力差的仆从军扔到了两翼,摆明了就是要中路突破,两翼这些仆从军随便你怎么突破,反正明军不怕。
而幕府联军的阵型彻底固定下来,嵯峨野西侧还是有些小山丘的,虽然不高,看着就跟土包一样,但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