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番外三(1 / 6)
应当是距离凉州近了,沿途的流民越来越多,仿佛一条望不到尽头的黑色河流,河流中涌动着密密的人,拖家携口还背着行囊的,是抢在城破前出逃的幸运的人,还有许多人形单影只,双手空空地跟着向前走,像一群被驱赶的孤魂野鬼。
苏世誉握紧缰绳,在马上与他们擦身而过时默默观察,人们的神情是一种麻木了的悲哀,空洞的眼睛里往往透出一股茫然,在失去了家园后,没有方向,只是一步复一步地向前走着。
苏世誉曾问过流民们要去往哪里,辅佐他的副将任勇指着人流一一解答,那几个脚程最快的、最有精神的人是有可投奔的亲人的,那一群背着行囊、询问打听的人是寻找可靠地方安家的,那些结成一伙还算得上年轻力壮的男人,大约会找到哪个州府应征入伍。
“剩下的孤零零的老人和孩子呢?”苏世誉问。
任副将含糊地摇了摇头,没有再答。
后来苏世誉见到一个倒在路旁泥泞中的小姑娘,十几岁的年纪,紧抓着褴褛的衣衫,蜷缩着死去了。他才意识到,孤身的老人和孩子,没有依靠,没有食物,没有御寒的衣物,甚至撑不过一场突然的冷雨,根本走不出凉州。
十五岁的苏世誉,正是这些死去的孩子的同龄人,因此任副将没有明说。
忽然有人抬头望了一眼,与苏世誉的视线交错而过,那是双年轻的眼睛,锐利明亮,甚至冷冷地燃烧着,以一种审视的目光打量着这支赶赴凉州城的队伍。
苏世誉心神一震,不由得勒马,回首追寻,然而那道目光的主人已被淹没于人流中,不见踪迹了。
那似乎是个同苏世誉一般大的少年,也是孤独一人,面容被烟熏得模糊不清,虽有着不屈的眼神,可他的身形依然单薄,又能够走出多远呢?
“小将军,怎么了?”任副将见他停住不动,策马凑近来询问。
“没事。”苏世誉回过神,继续前进,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为了这些流离失所的人,我一定会将凉州城收复。”
任副将听了这话,不禁哈哈笑了起来:“会的!当然,您可是苏大将军的独生子!”
那时他的笑容和话语,给了苏世誉极大的信心和鼓舞,直到倒在沙场的血泊中时,苏世誉才意识到,这句话或许是在嘲笑自己的幼稚。
四千兵甲遭遇埋伏,全军覆没,唯一活下来的苏世誉被捆起来扔在马背上,带回匈奴人的营帐。作为一件战利品,任勇要将他献给匈奴的主将宇文骁来邀功。
围剿他们的这支队伍今夜扎营休整,明日便要与大军会合,帐外不断传来匈奴士兵们醉酒的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