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天目变(3 / 16)
?!我们今天都是有枕枕头的经验了,那个硬的怎么枕啊!对吧?没法枕,所以就认为古人一定不枕,就是给死人枕一个枕头,烧个陶瓷的东西给死人枕着,活人不枕着。
但是后来发现不是这样,因为什么呢?因为很多枕头上有字,那个字的表达的意思一看就不是给死人的。你比如说它有枕头上这么写的:“众中少语,无事早归“,就是人多的时候少说话,没事早点回家。这一看就不是给死人的,对吧?死人怎么回家。没法回,回家就害怕了,对吧?怎么又回来了这个,对不对?还有呢,枕头上写着:“为争三寸气,白了少年头“,这个也不是给死人写的。死人的头发早白了在底下,爱白不白,对吧?它就还是一种很世俗的哲学,告诉你怎么样去生活。我们今天也适用,就是说你不要去为人争去,跟人家老去争斗,没有意思。生活中让一步宽容一点,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好。
那么,它当时还有一些字,写得也很有意思,它说“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这个过去啊,人出门是个非常艰苦的事,跟今天不一样。今天太舒服了,你想上哪儿,你要坐飞机那就很快;坐火车也很舒服,汽车还有卧铺,都非常舒服。古代出行是非常艰苦的。那么为什么要“过桥先下马“啊?那桥都不结实,万一掉下来呢?不安全。“有路莫行船“也是这个道理,就是船上的安全程度低于陆地上。你不能等晚了,天黑了你再找地方住。我们今天多晚都能找地方住,是吧?随便找个宾馆就住下了。那个时候不行,你每个地方找驿站,找旅馆你必须得到达那个地方,如果你在前后不靠的地方,今晚就没地方去了。“鸡鸣早看天“呢,早上鸡一叫唤,看看天是不是下雨,干什么?要把事都准备好。这些很世俗地写在枕头上。那么,这就是让你每天看一眼。
我们今天的情感跟古代人有很大的区别,有很多情感丧失了,很可惜。比如,我们今天的思念的情感不如古人。为什么呢?有电话。你不论走多远,拿电话一打,说在哪儿呢?说我在美国呢。啥事没有,听着一样,跟在隔壁一样。没有这种思念之情。
过去的孩子一离开母亲,一离开家里,那母亲的牵挂是今天的人不能想象的。所以你看唐代大量的诗歌中,大量的送别诗,各种送别诗表达了古人那种情感。你比如杜甫的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我们今天什么抵不抵万金,我估计在座的年轻的都不会写什么家书了,撑死发一短信,告诉说我已经到了,住下了,这地儿挺好。完了。过去写的是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