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天目变(4 / 16)
一样的。
那么宋代人,尤其民间,它大量的这种在瓷器上的书写都是一种感情的宣泄。在这个瓷枕上,其实古代人枕硬枕头是有传统的。史书上有这样的枕头,叫警枕--“警“,警察的“警“,警枕--警醒的枕头。枕头什么样呢?它就截一个圆木头枕在脑袋后面,上面还坠一个铃铛。你一定要保持半睡半醒,为什么?你要睡死了,一动铃铛就响了,你就醒了。
那谁枕这枕头?司马光。司马光这所以能写出《资治通鉴》,就因为睡了这枕头了,珍惜光阴啊!我们现在的人不怎么珍惜光阴,睡懒觉的人多了,过2点还没起床呢。以后不起床的人就睡这种枕头就起来了。
宋枕造型最为丰富,过去很多美学书对这个都有记载。它的造型有什么呢?你比如有动物形的,狮枕、虎枕;有人形的,孩儿枕、仕女枕;有几何形的,长方枕、八方椭圆、银锭、腰圆、鸡心、云头等,各种随意造型。内容也丰富。马戏、杂技的,你看这熊拴一个链子,这是马戏团的熊,可不是森林里的熊。你看它这熊弄得也很可爱,画得很可爱,圆墩墩的。那么,当时的宋枕中,你比如像垂钓啊、蹴鞠啊,蹴鞠就是踢球嘛,它就反映了当时宋代的民间的很多生活。它这些枕头,陪生者生活,陪死者下葬,就反映当时宋朝人的很多生活理念。
上海博物馆有一个仕女枕,它上面有两句诗,这两句诗很有意思。就是这个枕头,这字你看不见,等会儿我给你念就行,写了两句诗。他这诗写的叫“叶落猿啼霜满天,江边渔父对悉眠“。我们听着很熟悉吧?跟唐朝张继的《枫桥夜泊》非常接近。《枫桥夜泊》是怎么说的呢?它说的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跟这上面的字有四处不同。
第一处是“叶落“,他写的是树叶落下来,表示秋天;张继的诗呢,是“月落“,月亮落下来了。枕头上字是“猿啼“--猿猴--猿啼;张继说“乌啼“,一个动物,一个鸟。“猿啼“我们都知道,唐诗,大量的诗人都写过猿啼,比如“两岸猿声啼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李白的。那么,“叶落“说得非常清楚,就是深秋了,秋天叶子落下来。但“月落“有一个误差,你们仔细想,月落日升,应该是早晨。下面“江边渔父对愁眠“,为什么呢?深秋打不着鱼了,江边的打鱼的老头很发愁;张继的这个诗呢,叫“江枫渔火对愁眠“,非常抽象的,字意不清。有人当时说那个“江枫“是什么?说那儿没枫树啊!他们说就是枫桥,那么那枫桥是不是因为这个诗才改成的枫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