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青五色(3 / 14)
,至今史学界也没有一个定论。但是它显示了明帝国的一个优势,这个优势在当时是在全世界范围中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优势--海上运输能力--的一个显示。
朱棣拿下政权,当了皇帝以后,做了一件大事,要为他父亲立个碑。中国人很讲孝道,给父母立碑是大事,今天也要到墓地选一块好的石材,记上一些文字,表达后人的哀思。那么,永乐上台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情况,他违背了祖训,以武力登基。但为了表明自己的正统地位和孝心,他要给父亲立一个碑。这个碑做大了!依山而造,在今天的南京郊区汤山镇,那里有一座阳山,依阳山开凿。我去过那儿,专门看过这个碑。没有亲临其境,你不能感受它有多大。如果我们把它立起来,它有70多米高,相当于今天25层楼房那么高。碑分三块,碑身、碑额和碑座,这三部分现在都在山上,无法站立。不要说600年前人的能力,即便今天,我们设想了很多办法,也觉得不可能把它立起来。经过计算,碑的重量大约有3万多吨,要把3万多吨的东西吊到基座上,再把碑额搁上去,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结果这碑就躺在山上,变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阳山石碑是永乐的一个形象工程,但没有做好。我想这可能也是促使他迁都的原因之一。你想,为父亲做了这么大一个碑,最初想得很好,没有想后面的事情,结果立不起来,出现这么一个尴尬的局面。
永乐还做了一件大事,在南京建了报恩寺和报恩寺塔,可惜现在塔不在了。报恩寺是永乐为纪念他的父母而建,父亲就是朱元璋了,母亲是他的生母马皇后。报恩寺塔则是永乐按照皇宫的标准去建的,用了16年的时间,是座白琉璃塔,九层八面,78米高,也相当于25层楼那么高,非常巨大。可惜在1854年,人为地毁于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天国时期为了战争的需要,把它炸掉了,非常可惜。
永乐为建报恩寺和报恩寺塔,所动用的材料是我们不能想像的--用青花做地砖。今天装修房子,买的所有瓷砖都是为家装烧造,没有人敢用青花瓷,成本巨大,不能承受。但永乐就烧了青花地砖,每块砖大概都有二三公分厚,非常漂亮。这种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不为人所知,每个人看到那砖的时候,都觉得那是一个残器,像一个盘子的中心被切下来了。砖上的图案也不完整,因为每块砖都是局部图案,只有拼接以后才能变成完整的图案。单看一块砖,往往就误认为是残器。古今中外,用青花作为地砖,目前已知的只此一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