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 寸地尺天皆入贡(八)(5 / 8)
纹袈裟,满脸皱纹多到简直就是中日在愁眉苦脸的老和尚,一个身穿月露半肩白袍,高大俊美到,如同佛教本生故事中,天人造型一般中年僧人。
“参加北方羯摩不空成就如意大尊……”
这两一见面就深弯鞠身头触底行大膜拜礼,然后才是拜见天子使叶孟言。
我愣了一会想了半天才想起来,他们这是在称呼我的护法化身——大棚金翅鸟迦楼罗王的别号。
根据之前的通报,遮奢那和师吡咯两位大僧,乃是莲花生商人的昔日故交,来自东天竺的那烂陀寺。
年轻的师吡咯是那烂陀寺僧团负责外交的僧寮长,而年老的则是曾经多次前往东土的资深传道僧,大乘院的内典长老。
作为见面礼,他们带了大笔佛门珍宝和典籍文物,仅仅是因为在老乡那里听说,我对佛门经典很感兴趣,并且大力扶持过当地的佛徒,他们的请求也于此有关,是为佛法兴亡请愿来了……
要说东天竺自古就是佛祖出身诞生的,佛法昌盛的发源之地,自古长盛不衰千余年,但是自从数百年前古老的婆罗门教改革的复兴运动之后,相比之下已经积重难还,暮气沉沉的佛门在天竺的影响和存在,就越发的式微,佛门密教的诞生,可以说是其中有识之士,对于走向沦亡的佛法,最后一次努力,而来自东土唐玄奘的到访,可以说是天竺佛门最后一次回光仿照式的辉煌。那些慕名而来的百国君王在曲女城无遮盛会,与其说是对唐玄奘这个外来僧佛法的仰慕,不如说更多是对其背后强大的祖国,东土帝国佛门昌盛乐土的敬畏和向往。
然后随着最后一位拥有强大世俗政权背景的佛门庇护者——戒日王的去世,四分五裂的王朝版图中,最终崇奉婆罗门教湿婆派的臣子阿罗那顺,重新取得了中天竺的霸权,大力取缔和打击佛教寺院,佛门也由此盛极而衰。
但幸运或者不幸的是,阿罗那顺得意忘象脑子灌水了,居然袭击了驻留在当地大唐使团,然后是王玄策借兵报仇的惩罚性战争,阿罗那顺击败无数对手好容易建立起来的一个大国转瞬寂灭,还连累了一队诸侯盟友,就算被弃国只身逃到中天竺寻求庇护,最终还是被唐人捉回去,献俘太庙,憋屈抑郁的老死在遥远的长安,然后变成皇帝陵前陪葬的十六国君王像之一。
那烂陀寺为首的天竺佛门,也得以度过这个难关,继续传承下去,但是衰微之势,已经是不可避免了,在尊崇婆罗门教的诸侯列国的围堵和排挤下,越来越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