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3 / 12)
却从来都没有遭受过伤害。
自从托密勒在亚历山大港建立图书馆以来,这座城市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学者,知识气息很浓,所以对待他们,任何一个征服者都是客客气气的,不要说是伤害了,即便是这里发生了战争,交战双方都要极尽全力的保证他们的安全。
亚历山大图书馆始建于托勒密一世,盛于二、三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馆内收藏了贯穿公元前400到前300年时期的手稿,拥有最丰富的古籍收藏,曾经同亚历山大灯塔一样驰名于世。
正是因为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存在,亚历山大港这座城市的学术气息十分浓厚,在人类文明世界的历史上,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地位极其重要,它与亚历山大灯塔一起,是亚历山大城各项成就的最高代表。
该图书馆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它到底是什么模样?当下已经无人知晓。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率军东征,先攻占埃及的尼罗河下游地区,后又征服波斯,饮马印度河。公元前322年,他年仅32岁就病逝,他建立的横跨欧非亚三洲的大帝国旋即分崩离析。其部将托勒密·拉加于公元前305年在埃及宣布为王,长达三四千年的埃及法老王统治终结,托勒密王朝发端。
托勒密王朝以亚历山大城为中心,其版图南至现今的苏丹,北到塞浦路斯和爱琴海南部。王朝的统治者决意把亚历山大城建成像雅典一样的城市,使自己的国家不但成为军事大国,也成为文化大国。为此,他们仿效希腊,开始修建博学园和图书馆。
所谓博学园,大致相当于后世科学院与大学的结合体,是研习科学和艺术的中心。为便于研习活动开展,博学园附近一般总修建有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修建在皇宫中,有宽大的藏书库,有敞亮的阅览室。后来,由于搜罗的图书太多,而图书又都是用莎草纸或羊皮纸书写,体积太大,这个图书馆很快就难以容纳,又在离皇宫不远的奉祀希腊—埃及大神萨拉匹斯的萨拉贝姆神庙中修建一个分馆。主馆和分馆由国王任命的馆长统一管理,后人统称两者为”国王图书馆“或”大图书馆“。
为把图书馆办好,从国王到图书馆工作人员都想方设法搜集图书资料。他们通过采购、抄录、租借、翻译、编撰、骗取等多种手法,很快就搜罗和收藏了大量书籍的原著、抄本和手稿。
这些藏书几乎涵盖了亚历山大帝国及周边一些国家几乎所有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的主要著作,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