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4 / 12)
希腊文、古埃及文、腓尼基文、希伯来文等多个文种。可以这样说,地中海沿岸地区当时所有重要文献几乎都汇聚到亚历山大图书馆,使其成为古代世界第一座最大的综合性图书馆。
亚历山大图书馆曾俯瞰地中海的海斯尔赛湾,主体建筑为圆柱体,顶部是半圆形穹顶,会议厅是金字塔形。圆柱、金字塔和穹顶的巧妙结合浑然天成,多姿多彩的几何形状勾勒出该馆的悠久历史。令人称奇的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亚图主体建筑都像是一轮斜阳,象征着普照世界的文化之光。在外围的花岗岩质地的文化墙上,镌刻着包括汉字在内的世界上50种最古老语言的文字、字母和符号,凸显了文明蕴藏与文化氛围的构思和创意。
在亚历山大图书馆建成之时,当时的中国大约正是竹简流行,老子、孔子等诸子百家思想开始流传的年代。
在后世对托勒密二世国王乌基曼迪亚斯坟墓的发堀中他留下一句话:”我看到这个工程这么庞大时都要绝望了。“
这句话似乎表达了他接手此事时的心情,以及对图书馆工程浩大的惊讶。据说当时尽管有战乱,亚历山大图书馆藏书依然达到了54000卷。
应当说亚历山大大帝本人的军事征服举动,客观上进一步促进了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他死后,亚历山大成为古埃及托勒密王国的首都。据说当初建亚历山大图书馆唯一的目的就是”收集全世界的书“,实现”世界知识总汇“的梦想,所以历代国王甚至为此都采取过一切手段,下令搜查每一艘进入亚历山大港口的船只,只要发现图书,不论国籍,马上归入亚历山大图书馆。
有一则传说更讲到,当时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的手稿原本收藏在雅典档案馆内。托勒密三世得知后此事后,便设了一计,以制造副本为由先用一笔押金说服雅典破例出借,可据说最后归还给希腊的实际上是复制件,而真迹原件却被送往亚历山大图书馆了。
通过各种正当不正当的手段,亚历山大图书馆迅速成为人类早期历史上最伟大的图书馆,拥有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的全部诗稿,并首次在图书馆复制和译成拉丁文字,藏有包括《几何原本》在内的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许多真迹原件,早在公元前270年就提出了,哥白尼太阳和地球理论的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的关于日心说的理论著作,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的手稿真迹,古希腊医师、有西方医学奠基人之称的希波克拉底的许多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