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5 / 12)
依然沿用明制。在完成了对全国的占领和控制后,将八旗的主力安置在京城,对皇宫和京师保卫系统进行了重建。
将满洲、蒙古、汉军八旗按方位均衡地分布于京城各地:正黄旗、镶黄旗居北,正白旗、镶白旗居东,正红旗、镶红旗居西,正蓝旗、镶蓝旗居南,又按东西分为左、右两翼,左翼是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右翼是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又将以往降附、俘虏的外族民众和本族内部的世代家奴,组建成内务府三旗,安置在皇城内,主要从事以往朝代由宦官执掌的职能,兼掌内廷禁地一部分门户的宿卫。
皇宫侍卫专从上三旗子弟中选拔,设领侍卫内大臣统领,掌管皇帝身边的侍从和守卫,康熙年间增置汉侍卫,从武举中选拔。
在皇帝身边日常侍从、值宿的高级侍卫,称为御前侍卫、御前行走,稍次一级的是乾清门侍卫、乾清门行走。这类高级侍从的首领称为御前大臣。御前大臣在宗室王公中选任,掌翊卫近御并兼管奏章事务。雍正以后,御前大臣常以军机大臣兼任。御前侍卫、御前行走、乾清门侍卫、乾清门行走员职责是在内廷侍值、稽查官员出入、带领被引见的官员入殿、扈从皇帝出行,这类高级侍卫都属于高级武官,而非普通卫士,御前侍卫居武官二品。乾清门侍卫则侍立于皇帝所在的殿外檐下,而非专门守卫乾清门。乾清门侍卫从一等优秀侍卫中的满族成员中选拔,可以提升为御前侍卫。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以外的侍卫亲军中的侍卫,一概称为大门上侍卫,或三旗侍卫。汉侍卫只能在大门上侍卫中供职,最高荣耀是提拔为乾清门侍卫。
同时,由各旗子弟组建骁骑营、护军营、前锋营协作承担宿卫、清跸、宫门启闭和皇城夜巡之职;内务府三旗也选拔兵丁编为本府前锋、护军、骁骑三营,分掌内廷与御苑的守卫。步军营掌管京城九门的守卫与治安;巡捕营掌管北京城区外围的治安。
此外,清廷设有特种兵:火器营、健锐营,用于对外作战,使用枪炮、搭设云梯攻城;虎枪营、善扑营、上虞备用处等军事侍从机构,掌管随侍皇帝游猎。
紫禁城设置九门提督,为镇守皇城最高司令官;统帅之军队扎营于丰台大营。
清朝晚期,清廷在内忧外患的压迫下创建新式禁卫军:神机营,用西方近代武器装备,兵员从八旗原有的禁卫军诸营中选拔。但是由于清王朝的腐败和种种积重难返的问题,这支新建的禁卫军与近代化劲旅的要求相去甚远。
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