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既得陇 (1)(4 / 23)
躅三辅。微将军之助,则咸阳已为他人禽矣。今关东寇贼,往往屯聚,志务广远,多所不暇,未能观兵成都,与子阳(公孙述之字)角力。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鼓旗相当。傥肯如言,蒙天之福,即智士计功割地之秋也。管仲曰:“生我者父母,成我者鲍子。”自今以后,手书相闻,勿用傍人解构之言。〗
隗嚣得书,遍示麾下文士,问道:“诸君意下如何?”文士读毕,无不怅然若失。郑兴叹道:“此书必为刘秀亲笔。”
隗嚣问道:“何以见得?”
郑兴答道:“刘秀曾入太学,所学正是《尚书》。此书深得《尚书》行文之妙,浩然兮帝王之气,绝非他人代笔所能为。”
隗嚣闻言不乐,其麾下以班彪文采第一,于是又问班彪道:“使你作之,能过此书否?”
班彪道:“文辞或能过之,气度不可及也。”
夫帝王之书,其行文也,不在辞藻,而在气势。赤壁大战前,孟德公致书孙权,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短短三十个字,直吓得东吴君臣响震失色,几乎当即投降。
刘秀之书,同样底气十足,字里行间,有不可测之威。诚如郑兴所言,乃是其帝王胸襟自然宣泄,气魄之大,绝非刀笔小吏所能企及。
隗嚣听罢众人议论,不免黯然。隗嚣也是恃才傲物之人,刘秀越是显示出帝王才干,他心中反而越是逆反。
适逢公孙述派遣使者前来天水,对隗嚣竭力拉拢,开出的条件无比优厚:封扶安王,拜大司空。
隗嚣很清楚,刘秀死守着汉高祖刘邦定下的规矩不放,非刘氏者不得称王,毫无商量的余地。也就是说,跟着刘秀混,即使功劳大过天,最高也只能封侯。公孙述一上来就要封他为王,其诱惑确实难以抵挡。要知道,侯和王的区别,几乎就是潘长江和姚明的区别。
实力再雄厚的军阀,照样担心跟错老大。隗嚣当初跟了更始皇帝刘玄,结果乘兴而去,亡命而归,教训不可谓不惨痛。如今,刘秀和公孙述两个老大摆在他面前,他汲取了刘玄的教训,决心细细考察,谨慎挑选。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派遣一个信得过的使者,两个皇帝都当面见上一见,然后带回最直观的观感和意见。而这个使者的重任,落在了隗嚣最信任的马援身上。
【No.3 使者马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