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七、人有散时曲有终(一)(2 / 4)
个大包,很快就消失了。这个时候,他妻子眼中才浮起一丝忧色,合什默祷了几声。 马大保一心修铁路,或许还感觉不到什么,但是马大保的妻子,这样的家庭主妇,却已经隐隐觉察到,华夏朝似乎在酝酿着一场风暴。 从建立到现在,华夏朝已经经过了十六的时光,这十六年里,华夏朝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乡村里的士绅们已经彻底消失了,从华夏十年起,朝廷就以股权替代的形式,从士绅手中兑换赎买土地,再将这些土地统一成各种规模的农场,将之转售给愿意继续从事农业的士绅或者百姓——其价格低廉得只要在城里工厂做上十年工,便能给自己攒下百亩以上的良田来。只不过经过十年发展,所有人都知道,真正能快速带来财富的是工业,农业虽是稳当,却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那些家族从求稳考虑,一般会留一支经营农庄,但大部分人,都向往着城里:城里面有更好的享受,远的不说,单就是一个城里有电,便让无数人心生羡慕了。 如今华夏还主要依靠火力发电,需要大量的煤炭,污染也重,因此电力尚不普及,农村里几乎都没有电,只有在城市,而且是大点的城市,才可以有电灯电报,还有电扇之类。 以马大保的身份,出来时原本可以带着勤卫的,但是他过不惯别人服侍的曰子,没有带娃的情形下,便是一个人上了火车,甚至没有买更高级的包厢,他买的是硬座。 马大保觉得,从徐州到上海,也不过是大半天的火车车程,十五六个小时罢了,根本用不着去坐包厢,硬座上挤挤,不但省钱,而且热闹。 不过当列车快到南京之时,马大保还是有些坐不住,腰腿酸痛得厉害,这让他不得不服老,自己毕竟是六十岁的老人了。 按照华夏的《致休法》,六十岁便可以申请致休,六十五岁强制致休,马大保第一次开始琢磨,自己是不是该致休了。 这八年带出了十几个弟子,就算自己退下来,弟子们也可以撑上去,而且这些年轻人精力更旺盛,也该让他们挑大梁了。 “看,到了,长江大桥!” 马大保正在琢磨这事情的时候,突然听得有人喊,一车之人,纷纷向着车窗凑去,看着外边正在迅速接近的钢铁水泥巨树。 这是长江上的第一座巨桥,上下两层,底下一层走的是列车,上面一层则是行人与普通车道。当初雷发达设计此桥时,其底部距离江面仅是二十四米。规划报到了俞国振处,被俞国振一口否决,俞国振要求雷发达要考虑得更长远些,要给后人留下更多的余地,特别是不能影响以后万吨级巨船经长江水道直接抵达南京。 这样之后,雷发达又花了半年时间,才拟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