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七、人有散时曲有终(一)(3 / 4)
现在这座桥的规划。又花了整整六年,这座桥才建成。 火车从桥下层缓缓穿过,经过大桥时,出于安全考虑,火车会减速,饶是如此,原本乘船要两个小时多才能横跨过的长江,如今却只要短短的五六分钟。这种变化,让马大保啧啧了几声,只觉得这太神奇了。 想到这神奇也有自己一份力,马大保心中就感到无比骄傲。 火车过了桥没多久就停下,南京站便设在此,上车下车的乘客很多,马大保也离了自己的位置,站在窗前看着外头的桥头,此时华灯初上,外头的桥上如同一串珠宝,闪耀着夺人心魄的光芒。 火车开动之后,他回到座位上,可还没有坐下去,突然间跳了起来,看着前面换了的乘客,瞠目结舌:“你……你……你……陛……” “正是毕某。” 坐在他面前的是俞国振,不过现在他却是一副普通人的打扮,穿着布扣对折的长褂,还留了胡须,若不是马大保对他极熟,也没有想到会是他。 在俞国振身边,则是七八个马大保不认识的年轻人,一个个精干强壮,显然是俞国振的保镖。即使是这样,马大保仍然觉得有些不安,环视四周,发现这节车厢之中,还零散着分布一些看上去强壮的年轻人,这才放下心来。 俞国振并非只带着几个人出来,而是带了数十名卫士。 “毕……毕先生,怎么有空出来?”马大保知道俞国振不欲泄露身份,便也以“毕先生”称呼他。 “闷在家里,象笼中之鸟,憋得慌,总想看看外边的情形。”俞国振笑了笑,但眉眼间却有微微的忧色。 “毕先生……遇到了什么烦心事?”换了别人,绝对不敢对俞国振提这样的问题,让俞国振觉得烦心的事情,那一定是了不得的大麻烦,无论是从避嫌的角度,还是从国家秘密的角度,都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 俞国振笑了一下:“确实有些麻烦,我这次出来,发觉咱们华夏的东西,似乎有些过剩了啊。” “过剩?没有啊。”马大保不解地眨着眼。 在马大保心目中,没有什么是过剩的,他是从那个一切紧缺的时代过来的,因此认定,只要生产出来的东西,就一定会有用处。 “就是生产出来的东西太多了,而老百姓手中的钱又少了,一方面是卖不出去,另一方面是买不起。”俞国振用最简单的方法将问题说给马大保听,最后轻声补充了一句:“这是经济危机。” 正是经济危机,在高歌猛进式地发展了十六年之后,华夏朝面临着一场经济危机。普通的百姓只是从市场上的躁动感觉到不安,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俞国振在宫中时收到的也只是漂亮的报表,也不知道风暴正在酝酿,直到这一次出来,他才发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