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死神的怂恿(2 / 5)
城市。作为终极武器,只要掌握了的国家就会不惜工本大规模的制造,而全世界又有多少大城市,中等城市呢?这还只是最普通的担心,当时还没有人提到核武器对环境的影响。
可以说,这些科学家都已经预料到,如果将核武器用于战争的话,那就是打开了潘朵拉的魔盒,释放出了的核恶魔将毁灭正个世界,而在核战争中,没有谁是赢家,输掉的将是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也正是如此,这批40多名科学家也写了一封联名信,请求首相不要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
相反,支持使用原子弹的科学家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他们花了毕生精力搞出来的东西,如果不能够将其价值发挥出来的,那还有何意义?更重要的,当时这批科学家与工程师中的大部分人都参与了氢弹的研制工作,如果不通过使用原子弹来证明核武器巨大的杀伤力,那还怎么争取到研制氢弹的经费呢?
至于这些科学家到底有没有想过核武器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这就说不清楚了,可他们的观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对这些科学家与工程师来说,原子弹就如同是他们的儿子一样,如果无法证实,那么他们付出了数年的心血就白费了。
当时,态度最为暧昧的是“盘古计划”的总负责人,帝国最杰出的核物理学家,潘泽康的恩师邓家先教授。邓家先教授被誉为帝国的“两弹之父”,即原子弹与氢弹之父,他主持了“盘古计划”,以及后来的“黄日计划”。这两个计划就是研制原子弹与氢弹的计划。在帝国的科学界为要不要使用原子弹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邓家先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是在29年5月中旬的时候,他给首相单独写了一封信。现在,这封信的内容仍然没有公布,至于邓家先在这封信里说了什么,以及对首相的决策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外界就只能胡乱的猜测了。
后来,很多人都认为邓家先教授是支持使用原子弹的,而且正是他的那封信让首相最终做出了决定,而且邓家先支持使用原子弹的理由就是要借此推进氢弹的研制工作,而且后来正是由邓家先负责“黄日计划”的。
可是也有很多人认为邓家先是反对使用核武器的。一是首相不可能凭他一家之言而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毕竟当时支持使用原子弹的人很多,而不仅仅只是那批科学家而已,而邓家先也不可能直接影响到首相的决策。其次,“黄日计划”本身不是“盘古计划”的延续,因为这期间间隔时间长达五年,如果不是因为德国研制成功了原子弹的话,帝国也不会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