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3)(2 / 9)
是一个苦果。那么,他又怎么会让汉辰同去承担这样的苦果?自由很好,世界很大,但是最重要的是什么?从小七的选择来看,我想,“家”是重于这一切的。离家五年,他从负气离家,到不敢回家。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不然他不会偷偷回家,偷偷地探望兄长。既是如此,他又怎么可能会让汉辰重蹈覆辙?汉辰眼里的逼迫,在小七而言,或者是一种悬崖勒马。离家五年后,小七找到了更好的解决方式──也就是暗中使力,得到家长的允许,过明路离家,隔开双方,也让双方有一个喘息的空间,有一个回家的余地
──小七后不后悔离家,我不知道。或者他不后悔,但很显然,对小七而言,他不会让自己经历过的,在汉辰身上重演。
所以其实我一直都觉得,小七重视汉辰的程度,或者汉辰自己都想像不到。对小七而言,汉辰是兄长的长子,是他的小龙官儿,是应该要继承杨家家业的人。所以他才会刻意让汉辰避开自己回家所必须经过的磨难,但在另外一方面,他却又软硬兼施,希望汉辰可以学会怎么与父亲相处。除了形之于外的“教导”外,他也以身作则。他告诉汉辰,受责之后一笑抿恩仇,就是委屈,过了也就过了,绝不要挂在嘴上、放在心底。他也做到了。前者的代表,可说是小七回家受责后的反应;后者则是小七扫地一章。这些际遇,若是落到汉辰身上,无疑是在他的自尊上多划一刀。但在汉辰面前,小七却只是笑笑,然后就撂开手。“他气消了就好了”。小七是这么说的,既然是他说的该退一步,那么,他也就真的退了一步。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汉辰,家人之间如何相处,其实无非如此。汉辰毕竟是个聪明人,日后在处理汉威与大姊的纷争当中,他也更加成熟,这或许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吧。要说汉辰是他七叔把着手调教出来的,我想也是,但并不只局限在他的本事而已。
另外,我也想谈谈小七的嫡庶思想。说起来也怪,小七的思想虽然前卫,但是终其一生,我不认为他抛下了对于嫡出庶生的纠结。追根究底,我想症结还是在霍氏夫人的作为。影响所及,虽然兄长以家长的身分宣告他的母亲是正室填房,小七也是嫡出。但在小七的认定来说,他虽然没有正面反驳过杨大帅,但他实际上并没有去承认这个生母机关算尽而得来的正室嫡出的身分。生母因此对于长兄、兄嫂的欺压固然是原因之所在,而以他劝导汉平的一番话为例证,我想所行使的
手段,或许也是原因之一。我不认为他会心甘情愿地去背负庶子这个身分,但我想,不只是杨大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