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3)(3 / 9)
严格地规范小七,不让他行差踏错,有那么样一个母亲,小七对于自己的要求看起来更形严格。甚至可以说,他要与生母的作为做切割。那么,对于嫡庶之分的把持,只能说是他不得不为。就我个人的揣测,或者他选择放弃生命,也与他的这个坚持有关。作者在文中提到,杨大帅与顾师父雕琢出两块美玉来支撑杨家,一块是小七,一块是汉辰。但就是汉辰自己都认为,七叔会是更好的继任人选。作为杨家的嫡长子,他认为身为庶子的小七更能够成为杨家的家长。杨大帅虽然没有明确地表态过(另外一个可能是:在杨大帅眼里,小七也是嫡子),但是顾师父最满意最看得上的,也还是小七。文中也曾经写到汉辰虽然杰出,但是光芒其实尽在小七的掩盖之下。但就算没有小夫人的事,小七有没有
去当家长的可能?我想没有。而当他把药片给了乖儿──即便是对小夫人心怀愧疚,但就当时的局势,我很难想像曾经游走在背叛家族边缘的小七会想不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杨家的继承也只能落回正轨,由身为嫡长子的汉辰去接任。单纯从写作手法看,当年的坏胚子,的确是烧出了举世无双的好瓷器。但从杨小七这个角色的成形,我想可以说是从一而衷,相当的圆满。
但是我又觉得两点可惜:一,杨大帅不只不懂他一手带大的弟弟,也不懂缘出自他的血脉的儿子。小七知道汉辰说到做到,所以要求他对自己许下承诺。既然汉辰已经许下承诺,杨大帅临终时的恳求也就显得可悲多过多余。二、小七虽然也向往自由平等,但或许是生母之故,也或许是对于兄长的愧疚,对自己,对杨家子弟,他始终没有脱离嫡庶概念的桎棝。相较之下,汉辰的身段虽然没有那么柔软,但他栽培汉威的功夫,显见多过于自己的亲生儿子,也是正房嫡出的小亮。观念上,或许是因为没有过往的纠结,也或许是对于故人的怀念,汉辰的观念可以说是显得更为开明。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似乎也可以说是自由吧。无关于人生在世如何,只存乎于一心。在这方面,小七其实没有自由可言。
由家至国,由国至家。小七离开生养他的杨家,虽然也没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在故事当中,就像小七在家的柔软身段,他没有也无法执着于战场上的胜负,但他知道自己能够埋下什么样的种子,他也愿意勉力为之。而当他走下后台,回归他的家庭,他延续了离家之前的工作,也就是替杨家教出一个好的继承人。他也齐家,也在能力范围内,透过自己的力量,透过家族的力量,尝试对时局产生影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