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3)(4 / 9)
他不像杨大帅,一手打造出汉辰的隐忍;他也不像于远骥,能够在舞台上
尽情挥洒。他甚至不若汉辰、子卿,甚至是汉威,能够直接地左右时局,上阵杀敌。但是他替杨家教出、留下一个好的继承人;他坚持自己的主张,进而使于远骥从反对他的想法,到能够接受,甚至是推助他的理想。他教懂汉辰怎么去与自己的家族相处,去接受自己的角色,让他知道自己能够怎么去改变这个世界;他也给了子卿好的观念,这样的观念也无疑对子卿日后的作为,甚至是悲剧,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对汉威,除了生命的延续,对汉威而言,还有谁比汉辰、子卿他的影响更深?汉辰对于责任的要求,子卿对于内战的反对,不也在影响汉威的在思想与观念上的养成?更不提汉威通晓的语文艺术,甚至是日后进入空军,也是处处可见这个七叔的影子。他的早逝固然令人慨叹,我也不认为他了无遗憾(虽然与本文无关,但是我还是想罗唆两句……秋月之于汉辰是一个遗憾,但
是娜娜之于小七,显然是一个更大的遗憾,但是小七甚至没有就此去开解汉辰)。但我想,他也不是一事无成的。由家至国,由国至家。他的确是留下了属于他的痕迹,无关乎深浅,在于其延续种种。舞台上的光鲜亮丽虽好,但他也松手的爽快。子卿的谢幕优雅且萧瑟,小七,或许就是摆摆手,从台前走到台后,帮忙整理整理,悄然无声地退出舞台吧。(太喜欢小七了……一不小心就扯了这么多……还很偏心囧)
家国天下最后一代的孝子忠臣
【作者:孔雀胆与青龙珠】
第一次看《代人受过》的时候,没能看下去,看了几章,好象是两兄弟的故事,却又归在耽美类,自然有些狐疑。接着被汉威挨大哥汉辰的那一顿毒打吓上一跳,——其实后来在《天下风雷》中看到汉辰和杨小七遭受的夏楚捶笞,才知道汉威不过是小巫见大巫,——无论如何,封建军阀家族这些不把子弟当人待的严酷家法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几乎便要以为作者弄的是SP文。再接着扯出幼弟的身世之谜,又以为是家族恩怨的戏码,于是便扔在了一边。怎么着第二次起头看了起来,已经记不大准,好象是看到小七叔的往事那段,有了些感觉,然后胡孝彦出场,故事逐渐从豪门恩怨走上了一个广阔的历史舞台,才发现作者远不是讲一个家族故事那么简单。再后来,格局见大,气势亦见沉重,杨汉辰的风采越来越夺目,及至“正气歌”,眼泪终于涌出,到最后“南高峰对北高峰”、“便凌云去也无心”,辛酸的滋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